在数学教学中,把教学评价的节奏放慢,多征询学生的意见,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在课堂生成处要慢
在数学教学中,即使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上也难免不会“节外生枝”。实际上,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资源,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执行预设的教案,不理会课堂生成,则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学“6的减法”时,教师让学生同桌之间玩“猜小棒”的游戏,即一人握6根小棒,随机地让同桌抽取其中一部分后(抽取过程中,握棒的学生不能看),然后猜出同桌抽取的小棒数量。学生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这时,一位学生突然委屈地说:“老师,我的同桌不让我抽。”只见这位学生的同桌紧紧地握着小棒,还在偷笑。教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将这种情况作为算式“6-0”的切入点,引导该生列出算式:6-0=6。动态生成的“插曲”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教学十分顺利。
可见,对于课堂生成,若它们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应放慢脚步,当堂解决。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适当的环节放慢脚步,步步为营,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慢”教育(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