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灾风险。高层建筑、老式里弄和石油化工行业是上海消防安全的三个突出薄弱环节。目前上海超过30层的高楼有1200多幢,建筑面积超过3563万平方米。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特点,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等问题。上海现有老式居民楼32600多幢,总建筑面积796.22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中心老城区。这些老式建筑多为二、三层的砖木结构,电器老化,火灾隐患巨大,并且由于通道狭窄、人口密集、消防设施缺乏,一旦出现火情,扑救难度大。上海还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2013年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工业总产值4148.22亿元,仅次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居第三位。一旦发生重大化学品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也是上海的消防薄弱环节。
2.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供应链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六大环节,如图2所示,每个环节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性、形式多样性、危害严重性和处理处置艰巨性等特点。笔者根据搜集到的2005~2014年10年间全国发生的3618起和上海发生的129起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得出: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事故近年呈逐年减少趋势,但也发生过多起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其中,运输环节事故发生的数量最多,使用环节事故的危害性最大。较大事故主要发生在运输、储存和使用环节,每年二三月份与七八月份呈现事故高发态势,而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基本是一天中事故发生的高峰期。
3.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风险。上海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领先的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7月22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运营线路总长567公里,车站共计332座,工作日日均客流达900万人次,运营规模列世界第一。高峰时间地铁人群严重拥挤, “上车时拼命推挤,乘车时摩肩接踵,下车时力拨人群”,就是超载运行的生动写照,极易产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除此之外,上海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风险还包括火灾、车辆追尾、脱轨等重大事故隐患。
建立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治理长效机制
风险与城市发展总是如影随形的,有效预防和科学治理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是一个关键课题,需建立长效机制,而不应是“运动式”。
第一,城市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理念。经济、社会发展首先以人的安全为前提,以人为本为第一要务,不能因为存在安全风险,就压抑人的出行、娱乐、消费等需求,如取消集会、娱乐等活动,而应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实现安全风险全过程治理,确保公共安全。
第二,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要有清晰完整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进行城市安全风险全过程治理,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及基层管理部门的人工排查,把城市的网格化、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结合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上。例如可以把视频监控、微信圈等社交网络数据,应用到城市安全风险的预测、判断和事故控制当中。
第三,要确保所有安全风险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根据风险发展是否有接近安全阈值的趋势,设立强制启动预案的硬性规定。如当景观场所拥挤达到每平方米几人就必须强制启动预案。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实体防范措施和管理流程,减少人为判断误差和人为失误。
第四,特大型城市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还要有完备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避难体系。如医院、食品、避难所等,确保高效救援和应急避难,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的全过程治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