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知识衔接,减少学习中的障碍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的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是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重视数学知识的结合处,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例如,教学“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两位数加法”时,部分学生在练习中都出现了较多的错误。教师可以以“1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为基础,找出10以内的加、减法与100以内的加、减法之间的相同点和知识衔接点,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接,有效减少学习障碍。教师可设计如下习题。
32+50= 26+40= 14+50= 82+15=
64+15= 32+57= 26+49= 14+56=
该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对数学知识点中的各种结合处进行把握,帮助学生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减少了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晦涩导致的学习障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述所,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学习障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例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