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每年暑期的境外游学还是十分火爆。不少家长想借此机会,让孩子去国外开开眼界、试试水有多深。 “境外游学”本是件好事,但现在的豪华游学已变味了,“修学”内涵越来越少。在海外游学时,不少中国中学生走进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外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场馆时,他们的神情多是索然寡味。而他们跟导游提的更多问题是:今晚住在哪里,三星还是四星?有没有空调?吃中餐还是西餐?
他们似乎对无休无止的嬉闹更感兴趣。一群孩子在一起,竟然连续几个晚上打牌打到凌晨两三点钟,全然不顾他人休息。
游学活动不是比花钱,不是比阔气,不是享乐游,不是全放松。说到底,修学游要与人生教育、理财教育、生存教育、行为教育、感恩教育相联系,这样修学旅行不仅成为孩子们一生难忘的记忆,还可以让他们受益终身。
难怪有家长说,眼下一些“出国游学“更像一场“拼爹”花钱游戏。事实上,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不一定非得让他们“出国游学”。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孩子郊游,体验田园风光;或组织孩子参加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和交往能力,叉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之间没有贫富之分,没有攀比欲念,会更加健康成长。
游学的落脚点是“学”,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圈套。中学生出国游学,很多时候是跟风,有时已严重脱离了修学目的。
游学拒绝”人在囧途”
游学的落脚点是“学”,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圈套。今年7月6日,韩亚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失事,两名参加赴美夏令营游学活动的中国女生不幸蒙难。据报道,失事客机上共有70名中国师生,都是赴美游学夏令营成员。
近年来,游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浙江杭州一位旅行社的从业人士透露,”今年,光是学校游学业务就比去年增长了40%到50%”,学校对游学的“钟爱”,成为各旅行社和培训机构紧盯的一块“肥肉”。 “表面繁荣”的游学市场背后,也呈现出野蛮生长的一面:层层转包,学校游走在盈利与非盈利之间,到名校游学成了“到此一游”……
从19世纪的留美学童容闳,到改革开放之初走出国门的学子,那几代人的留学潮,往往胸怀放眼世界的梦想,凝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而现在不在少数的家长花了大把的钱,本希望孩子能见世面、开眼界,学到真东西,没承想孩子却遭遇”人在囿途”一一这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是缺乏安全保障的冒险之旅。这样的游学含“金”量很高,含金量却近乎为零。
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家长都明白,成才未必经“游学”,云游四海修身养性也不是一定非要到国外。中学生出国游学,很多时候是跟风,有时已严重脱离了修学目的。连修学历史悠久的日本,中学生的游学活动也是在本地区进行的,中国的中学生更应量力而行,家长对于孩子不要一味迁就,旅游公司应在周边景点修学接待水平上下功夫。游学应是以一个以学业主题为目标的旅游行为,突出一个“学”字,参加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要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出国游学,你了解多少?(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