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藤野先生》一课中作者写到,从东京到仙台要经过“日暮里”,对这个地点他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作者对这个地名有深刻印象呢?我上课时引用崔灏《登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向学生点明,正是这个地名引发了作者的缕缕乡愁:作为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置身于日落的氛围之中(即“日暮里”),其所感受的孤寂和愁苦往往更为沉重、绵长。再顺势引出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句,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看到“日暮里”进而勾起的一腔去国怀乡情结。有了这些诗句的引申,本课教学时,作者在这段地名描写中所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文学的语言美。不少课文中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恰如其分地引用,往往能够化难为易,画龙点睛,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四、介绍作者,丰富知识
作者介绍是语文课的一个必要环节,如在讲授作者时,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可使课堂放飞诗情,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如介绍苏轼时,不妨吟一句:“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讲陆游时引一句:“篇中十九从军乐,旦古男儿一放翁”;讲陆游时引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讲杜甫时诵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介绍完作者,再用一两句诗作结,相信你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异彩流光。
中国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这个极为有限的时空里,能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作些古典诗词方面的渗透,定会收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语文课堂渗透古诗词教学的尝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