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径分布测定,吸附过程≥26点,脱附过程≥26点,最高都可测到100点
5
氮分压低于0.05和高于0.95时,都测不准,所以孔径测试范围只限于2~50nm
氮分压全程(0~0.995)都可精确测定,因此
孔径测试范围大大扩大,至1~400nm,还可提供t-图法软件,进行<2nm的微孔分析
6
测试效率
BET比表面,测5点,平均每个样品需 ~25分钟
孔径分布测试,12点,平均每个样品需 ~2小时
测试效率更高
BET比表面,测7~9点,每个样品需 15分钟
孔径分布测试,吸附加脱附>50点,每个样品3小时,若只通过吸附曲线测定孔径分布时间可减少一半,测26点,精度高且只需100分钟;
7
需通过氦气做为载气,调节氦、氮气流量,达到改变氮分压的目的,影响因素多,精度低且气体消耗量很大:
BET比表面测定平均每个样品消耗氮气3000ml, 氦气3000ml;
孔径分布测定平均每个样品消耗氮气20000ml, 氦气20000ml
不需用氦气,直接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定氮分压,
测量精度极高(分辨率高达0.0005),而且气体消耗量极小:
BET比表面测定平均每个样品消耗氮气100ml
孔径分布测定平均每个样品消耗氮气300ml,
不消耗氦气,意义很大(氦气很贵,其原料需从美国进口,边远地区难买)
8
每测一个压力点,样品管均需进出液氮杯一次,不仅费时且液氮消耗很大:
BET比表面测定平均每个样品消耗液氮300ml, 孔径分布测定平均每个样品消耗液氮800ml
每测一个压力点,样品管均不需进出液氮杯,不仅节省时间,且液氮消耗大大减少,
BET比表面测定每个样品消耗液氮仅10ml,
孔径分布测定每个样品消耗液氮仅100ml
9
样品预处理需另配吹扫机,真空度低,效果较差
样品预处理同机进行,真空度高,每个样品处理温度可单独设定,效果好且操作方便
10
所谓全自动,其实每20分钟需人为添加液氮一次,控制程序复杂,隐患多
真正的全自动,可以做到无人值守,全自动控制极为可靠
表2. 国产静态容量法比表面仪与进口比表面仪的比较
序号
比较内容
国产静态容量法比表面仪
进口静态容量法比表面仪
1
原理方法
静态容量法
静态容量法
2
总体系统
全自动、真空、吸附/脱附等温线测定、预处理、专用软件等完整系统
全自动、真空、吸附/脱附等温线测定、预处理、专用软件等完整系统
3
真空系统
极限真空度6.7×10-2Pa
极限真空度6.7×10-2Pa
使用涡轮分子泵时可达10-6Pa
4.
分析站
薄膜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分析站数量1~2个
精度±0.15%
压力范围 0~133KPa
薄膜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分析站数量1~5个
(分析站数量越多价格越高)
精度±0.15%
压力范围 0~133KPa
5.
氮分压控制
精度 0.0005
压力测试点最小间隔0.01
等温曲线测点可>100点
平衡压力最小可到0.0005
精度 0.0005
压力测试点最小间隔0.01
等温曲线测点可 >100点
平衡压力最小可到0.0005
6.
测量气体
除氮气外,根据用户要求可改用氪、二氧化碳等
除氮气外,根据用户要求可改用氪、二氧化碳等
7.
测试功能
BET比表面
Laugmuir比表面
等温吸附曲线
等温脱附曲线
BJH孔径分布(微分分布、积分分布)总孔体积、平均孔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高校应如何选择国产比表面仪(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