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井下回采工作面调查为掌握地表移动变形与回采工作面之间时空关系,应对工作面回采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面推进位置、采净程度、煤层倾角、实际采厚、来压周期和顶板垮落等。
3 内业成果及采动损害治理
3·1 原始观测数据
每次观测结束,检查外业手簿无误后,按以下程序整理内业成果:
(1)计算各观测线闭合差,不超过限差将其配赋;
(2)计算各测点高程;
(3)计算各边长改正数,取其最或是值;
(4)计算各观测线工作测点的下沉w、倾斜i、曲率k、水平移动U和水平变形值ε;
(5)绘制各观测线移动与变形曲线图;
(6)向有关部门提交回填工程方量计算图及技术要求说明书。
3·2 数据处理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MSPS2地表及岩层移动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内业成果处理分析后,得出本矿岩移各项参数。(见表3)
3·3 采动损害治理思路
在一采区铁路线下进行试采,采取“边采边测边填”的动态治理策略。在取得可靠的观测资料和回填经验后,在南翼采区推广应用。根据南翼采区铁路下煤层赋层特征和采场布局情况,运用MSPS2地表及岩层移动数据处理系统预测铁路下沉与变形,根据各段下沉量概算出回填方量,就近从南二风井废弃矸石山取料堆放在铁路线两侧备用,适时回填,化害为利,保证铁路专用线的运输安全。
3·4 治理成果
一采区811、813,三采区831、833,五采区851、853、855、857,七采区875、877等工作面和三、五采区二水平都位于铁路线下方,破坏长度5·2 km,目前一、三采区治理已全部竣工,五采区一期工程也已完成,全部达到预期效果,后期工程也按治理思路稳步进行。同时,铁路两侧开采损害区域也按该治理思路和参数及时进行了系统完善的治理,保证了矿区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 语
厚冲积层下综采放顶煤回采地表及岩层移动参数,在该矿实际灾害治理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矿井灾害防治、征地迁村、建筑物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适用于同类地层条件下矿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矿区铁路专用线下开采损害监测及治理(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