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定线方法。介绍了方法应用的思路与步骤,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方案决策,层次分析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与空间位置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运营效果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线(或定线) 问题,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规划 在具体确定某一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及主要控制点时,应符合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原则,分析研究所选线路的规划服务功能,即以满足乘客主要出行方向和路径为原则,确定相应的主要控制点。
·城市交通服务功能 无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讲,都要求轨道交通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因此,线路应选在客流大而稳定的街区内,尽可能多地联结城市主要的工业区、居住区、行政文化中心、大型商业网点、对外交通枢纽及市内公交集中换乘点,以发挥其最大的运营效能。有时最短路径不一定就是最优方案。
·城市道路网分布———轨道交通线路走向一般与城市道路主干道重合,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客流, 另外方便旅客换乘。
·车站分布与站位选定———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功能要求考虑, 车站合理间距市区内一般在1 km 左右,郊区可适当大一些。在市区范围内,站位有设在道路下方和设于街坊内两种选择。不同的方案对施工时地面交通的干扰、地下管线的搬迁、居民正常生活、沿线商业网点的经营、未来车站上部空间开发等有不同的影响。
·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费用较高,目前地铁每公里造价数亿元,轻轨每公里造价为地铁的1/ 3 。在选线时为降低造价,应尽量避免大量的拆迁工程。有时需要与城市改造规划相协调,使单一的轨道交通车站的市政设施建设融入到为地下地上立体发展、现代交通与现代商业密切结合的综合性项目中。
·城市交通换乘节点与枢纽的分布———不仅要考虑先后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还要满足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之间换乘方便的需要。在多线交叉处需要布置换乘枢纽,减少旅客的换乘时间,加速旅客输送,最大限度地缩短换乘距离。
·城市环境保护———城市轨道交通线不仅占用了城市的土地资源,而且轨道交通的运营还会对城市景观、地面交通、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地面线、地下线(地铁) 和高架线的选择,除了需要从投资方面考虑外,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振动、噪声、电磁干扰和对城市自然景观的负面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车辆段、停车场位置———线路走向还要考虑车辆段、停车场位置的选择, 以尽量减少出入段(场) 线长度,使车辆段、停车场与正线有便捷的联系。
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合理方案确定方法
2. 1 线路方案合理确定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定线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它涉及的因素众多,有些能用定量的办法进行计算(如工程数量、占地、客流吸引量等) 比较,但有些诸如线路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高架轨道交通线噪声对周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等,就难有定量的计算或衡量方法,有些潜在的未来影响因素(如城市的发展) 也难以定量描述。
对于多目标问题,目前理论上比较成熟的决策方法有许多种,如分层序列法、化多为少法、理想点法、效用理论、层次分析法等。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确定过程中,涉及众多的难以定量表达的因素,因此选择信息需求少、适合于复杂系统决策问题的层次分析法(AHP) 较为合适[2 ] 。
2. 2 AHP 方法的应用
AHP 法要求先根据问题的性质,确定一个总体目标,然后建立一个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即指标层),根据城市客流集散与流动特点和地形地貌及周围城市建筑与规划等环境条件,构建可行方案集(即方案层),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结构模型(如图1) 。引入合适的标度体系, 通过对各个目标(指标) 在各个方案中相对重要度的分析(两两比较法),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经过数学运算得到各个指标评价权重值和各个方案相对总目标的相对排序权值,即可确定出各方案相对于总目标的优劣排序,供决策者参考[3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选择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