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模板同地下室,以48mm钢管搭设的整体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墙柱的水平支撑及梁、板的垂直支撑系统。
4.3柱模板支设要点对±0.00以下混凝土柱模通用性、互换性较差。
采用12mm厚高强度覆膜竹胶板作面板,50mm×100mm方木作楞木兼拼口木,以48mm钢管作为柱箍,柱截面尺寸≥700mm时,增加对拉螺栓拉结加固。±0.00以上混凝土柱模通用性、互换性较好,采用定制可调截面钢大模支设。 ①截面尺寸≤650mm的柱采用双管柱箍中间加设坡口木楔紧固,柱高3m以下范围内柱箍的间距≤400mm,柱高3m以上范围内柱箍的间距≤500mm。
②截面尺寸≥700m的柱,采用脚手管作柱箍紧固,柱高3m以下范围内柱箍的间距≤400mm,柱高3m以上范围内柱箍的间距≤500mm,在枝中加设+14mm(外套+25mmPVC管)对拉螺栓,柱外侧四角双向均加设保险扣件,对拉螺栓布置间距同柱箍。
5 混凝土施工全过程控制
5.1原材料、配合比控制要点
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极好的工作性和黏聚性,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原材料产地必须统一,砂、石的色泽和颗粒级配均匀。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控制坍落度为(150±10)mm,尽量减少泌水的可能性。
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不超过6h-8h。
重点审核商品混凝土厂家制定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生产方案,生产过程中检查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5.2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要点
检查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30cm;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而顶层一般在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cm-10e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5min-10min左右。
5.3清水混凝土养护控制要点
为避免形成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减少表面因失水而出现微裂缝,影响外观质量和耐久性,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
现场要求清水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在48h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6 结语
此大厦清水混凝土主体工程,经过细致周密的方案设计,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一次成型,阴阳角方正、顺直,棱角挺拔,分格缝宽窄深浅一致、边线顺直,装饰图规整,墙体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主体工程被评为优质结构,为今后类似的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得到了使用方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杨启欧.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广东科技》。2007年第03期
[2]侯明华,王旭峰,蒋金生.清水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施工技术》,2005年第03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试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施工技术的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