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利娟 牟西利 由利萍
[摘要]本文针对石堡川水库灌区的特点,介绍了渠道防渗技术并提出了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推广应用的意义、作用及效果。
[关键词]灌区 防渗技术 应用
一、灌区概况
石堡川水库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高塬接缘地带,属典型的干旱缺水区。灌区土地面积159.67万亩,耕地面积76万亩,工程控制面积52万亩,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灌溉渭南市白水、澄城两县及延安市洛川县石头乡共16个乡镇180个政村的40万亩农田。灌区目前骨干渠道有干渠1条、设计流量9.0m3/s,加大流量11.5 m3/s,长度38.708 km,支渠8条、分支12条,设计流量1.0 - 4.5m3/s。支、分渠总长度219.34km;田间工程有斗渠397条,总长486.5km;分、引渠2229条、总长2213.5km。
由于灌区工程建设于特殊的历史年代,受当时经济社会条件限制,灌区干支渠工程设计标准低,建造质量差,工程遗留问题较多,加之经过三十年运行,工程老化,渠道衬砌毁坏严重,输水过程中渗漏较多,造成水量严重浪费,且输水能力不足,有效灌溉面积衰减。田间工程实际配套差,设计标准低,加之水毁、老化失修原因,水量浪费大,亩均耗水定额高,不仅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而且阻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灌区经济发展。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着减少渗漏、提高效益的原则,我们有必要在续建配套项目中加强渠道衬砌改造,做好渠道防渗工程建设。
二、渠道防渗的意义和作用
1.渠道防渗的意义
渠道防渗是减少水量损失,发展节水型农业行之有效的主要节水技术,是大中型灌区实行节水灌溉的重要措施。渠道的渗漏不仅降低了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减少了灌溉面积,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会增加灌溉技术和农民的水费负担,甚至会危及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了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一方面要加强渠系工程配套和维修养护,有计划地引水和配水,不断提高灌区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渠道防渗工程措施,减少渗漏损失水量。因此实施渠道防渗技术很有必要。
2.渠道防渗的作用
渠道防渗工程措施除了减少渠道渗漏损失、节省灌溉用水量、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外,还有减小渠床糙率系数,加大渠道内水流流速;提高渠道输水能力。防止渠道长草;减少泥沙淤积,节省工程维修费用;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效益的作用。
三、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的应用
多年来,我们在渠道防渗工程建设中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推广应用,尤其在“十一五”期间的续建配套项目实施中,在干、支渠衬砌改造中我们采用了混凝土衬砌、使用U型渠道断面等防渗措施,取得了很大效果,使灌区的工程面貌得到了改善,渠道的水利用系数得到了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渠水利用系数,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减轻农民的负担,扩大灌溉面积,灌区要充分利用项目工程实施,推广渠道防渗工作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取得更好的防渗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的应用——石堡川水库灌区节水问题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