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进入大海的泥沙最大为6970万t,2008年最小仅为2007万t。但是,小浪底排沙比为自2002年以来历次汛前调水调沙水库排沙比的最大值。此次调水调沙前,小浪底水库入库泥沙5796万t。6月29日18时,小浪底水库人工塑造异重流排沙出库。6月30日12时,高含沙异重流出库,小浪底水库排沙洞出库含沙量高达350kg/m3,此次排沙过程一直持续到7月3日8时,共排沙5165万吨,排沙比高达89%。
3.近年黄河来水来沙与引水引沙特点
3.1来水来沙
黄河下游自2000年不再发生断流。1998年12月14日,国家计委、水利部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1999年3月1日,根据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出第一份调水令,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正式拉开帷幕。1999年10月25日总库容126.5亿m3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闸蓄水。2000年实现了自1991年以来黄河首次全年不断流。统计自2000年以来小浪底、花园口、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由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蓄水蓄沙影响了输沙,小浪底水文站实测输沙率基本上是以汛期和调水调沙期测验,其它月份小浪底发电清水下泄不测输沙率。2003年黄河中游地区渭河发生洪水,该年份为黄河少有的平水年份。2005年黄河源头地区降雨充沛,龙羊峡水库蓄水达到历史高水位,黄河下游连续入海流量冲沙水量得到保障,然而入海沙量仍然很低。黄河来水来沙统计,见表2。
3.2引水引沙
黄河下游灌区(包括花园口断面以上)分布于黄河两岸河南、山东两省黄淮海平原。其范围上自河南武陟县白马泉闸,下至山东垦利县五七闸,在大堤上建有以渠首工程型式分为涵闸、扬水站和虹吸等工程100多处,退水入淮河、海河水系。
1950年在山东利津试办綦家嘴引黄放淤闸成功。1952年2月建成人民胜利渠,设计流量55 m3/s。由此到1957试办阶段,1958年大发展,引水量过大造成了严重后果;1962年以后停灌,1965年恢复至到稳定发展阶段。黄河下游沿黄两岸30万亩以上的大型引黄灌区29处,其中河南省10处,山东省19处,如人民胜利渠、位山、潘庄、打鱼张灌区等。
引黄水量主要集中外流域引水,除金堤河文岩渠外其它为外流域引水,黄河干流引水除王庄渠、堤南灌区等属于黄河流域大堤内滩区引水外,其它均为大堤外引水、引水的同时也引沙,由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蓄水蓄沙影响了引沙量,引沙量2001至2008年年平均只有0.33亿t。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黄河调水调沙分析与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