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安市内客运交通主要由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出租车组成,形成了以大公交为主,小公交为辅,出租车为补充的公交客运系统。市核心区人口密集,常住人口密度高达4万人/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近50万辆,现仍以日均300辆以上的速度不断增长,平均每小时进出城区的车辆为1.5万辆。受明城墙的限制,东西、南北方向进出主通道各仅有2条,平均车速10公里—15公里。全市186条公交线路,有100余条和东西、南北轴线相关联,造成城区交通严重拥堵。可见在西安的两个主要发展轴(南北向、东西向客流走廊)上,明显具有客流量大,客流集中的显著特点,这两个方向上的常规公交输送能力已经饱和,公交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同时这两个方向也是西安最主要的交通走廊,交通负荷重,交通堵塞严重。?
4.2 西安市现有的交通现状?
(1)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道路交通负荷度超饱和。?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导致了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交通拥堵的产生次数逐渐增多,持续时间逐渐增长。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30 万辆,根据长安大学的预测,2010年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50 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对目前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将增加产生区域性交通瘫痪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机动车的尾汽排放,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西安作为世界历史名城,从保护历史古迹和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西部开发的角度上,对改善城市交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道路资源奇缺,无法适应机动车交通的需求。?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市中心道路网结构基本维持了唐长安城棋盘式方格网布局,道路资源奇缺,无法适应机动车交通的需求。据测算,西安市市区(三环内区域)出行总量接近600 万人次/日,一环以内区域以市区总面积的5%发生了21%的出行量;二环以内的城市用地以市区总面积的33%,覆盖了近55%的人口数和60%左右的居民出行总量。西安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 “九宫格局”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发展城市边缘集团,以降低市中心的用地密1度,但是在今后10 年甚至是20 年,市中心区域内的向心交通需求总量仍然会大幅度增加。与向心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安市中心商业区、省市级的政治、行政、经济中心以及对外交通的火车站位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城墙内,而古城墙内的城市道路为马车年代的方格网道路格局,东西南北贯通道路少且狭窄。如我市不能有效地制止机动车的盲目发展,西安将重蹈欧洲一些在70 年代初开始产生的持续性的大范围交通阻塞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3)近期道路建设项目初见成效,但无法维持其效果。?
近年来西安市对很多道路进行了改造,道路通行能力有所提高,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一定的作用,2004年处于阻塞状态的路段比较少。但是根据预测数据表明,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近期道路建设项目的成效将逐渐丧失, 2005年交通拥堵会重新抬头,2006年会大面积出现,2007年底二环以内几乎所有道路将处于严重阻塞状态。?
(4)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吸引力逐年下降。?
目前西安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表现为“三低一高”:公交线网密度偏低、站点覆盖程度偏低、运行速度偏低、出行时耗偏高。从公交出行时间圈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西安单一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较差。公交半小时和一小时时间圈覆盖区域较小,以钟楼为起点半小时时间圈仅能辐射到二环大部分区域,一小时时间圈还不能辐射到三环。这些问题造成了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低,吸引力缺乏,导致公交分担比例低。?
5 快速公交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
交通与城市结构之间是一种循环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微观上看是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从宏观方面来讲,则是城市的交通系统同城市结构之间的互动。交通方式与城市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3)在线全文阅读。
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