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房环境建设
根据系统建设的屏柜部署和设备与电源容量,考虑机房环境的建设,合理布置了机房地板和机柜底座的前期建设,同时安装了3台机房精密空调,确保机房环境温度。另外完善了机房消防设施,安装了机房门禁系统及温度湿度监测系统。
2、调度台环境优化建设
开展调控中心调控室主机设备整合。在模拟屏后增设机房一间,部署一面UPS分配屏和四面主机机柜,安装吸顶空调一台。重新设计调控中心调度工作台和监控工作台,减小空间深度几何尺寸。原有计算机和交换机设备全部搬入模拟屏后的机房机柜内集中布置,调控工作台内只放置KVM延长器以及KVM切换阵列用户终端等小设备,尽量减少设备发热量并降低噪音水平。调度监控人员需要随时单独关注的功能信息通过KVM延长器连接至独立工作站进行展示和控制;非重点关注的内容则通过KVM切换阵列的用户终端在键盘上进行切换,使得不同工作站内容在同一显示器上进行展示和控制。
3、系统电源建设
系统建设前部署提供系统的UPS电源是系统建设基础前提。针对EMS系统的建设规划设计了一套两台独立60KVA的UPS电源分别供电,同时搭配安装了240只蓄电池。UPS电源的供电优化冗余配置分别输送给系统设备,落实双电源回路供电,确保系统供电可靠。
(三)严格系统建设流程管理实现实用化
1、积极参与系统设计阶段的规划建设
由于设计部分由专门的设计单位设计,作为业主在该阶段主要是参与把关建设系统的要求和规划。该阶段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参与设计单位技术规范的审查,二积极参与系统招投标技术规范的审查,三设备供应商确定后对系统技术协议书的签订把关。积极参与全省地区新一代EMS系统技术规范的调研,同时结合地区系统在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全面建设新一代EMS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总体建设思路。设计阶段将系统总体建设的要求和功能规范细化到技术规范中严格把关。同时针对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规范进行事前的技术把关。细化系统建设的每一环节的要求,做到全面具体。如设备监造及培训要求等。设备供应商确定后对系统建设的技术协议的细化签订是对系统建设的全面落实的关键。自动化技术人员应对系统的软件功能要求逐条核实,对系统安装调试技术条款逐条落实,应对系统硬件及设备清单一一落实,同时应对培训要求细化。分别对系统验收技术把关提出细化要求。
2、做好系统出厂前的监造建设
根据技术协议的规定定期分批的派各专业人员前往厂家进行设备监造,了解系统安装进度,同时提供系统设备参数和蓝图规划,纠正偏差,同时有针对性对应用及维护人员的系统培训,提高日后维护水平打下基础。期间能核实系统硬件及网络部署,定位系统建设主体框架,安排落实定位部署,勘察现场安装时的需求,便于机房建设的改造配合。
严格落实国网公司生产部颁发的图元规范标准,规范了电压等级基准颜色,规范了设备图形标准,使得图形符合上级规定并统一规范。落实自动化设备五级命名规范,实现了电力设备的子控制区域、厂站名称、电压等级、间隔、设备、属性的完整规范命名,为今后上下级数据交换以及数据平台基础上实现和外系统的交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系统现场安装调试建设严格把关
系统设备硬件安装质量把关是关键。严格按照系统建设的部署落实机柜合理安装,电源及插座安装定位,电源线网络线布置合理,标示清楚。同时认真核对全过程参与质量把关。严格系统硬件上电测试把关,剔除不稳定或坏设备加入系统运行。严格系统分区管理,实现安全防护,与厂家签订安全协议,严把信息安全关。软件安装平台跟踪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做到系统接入调试前病毒防护管理和信息保密。
系统平台搭建后数据库和图形制作是系统建设中大量工作。安排专人负责SCADA/PAS、AVC、DTS及数据平台等各块功能要求和配合建设。保证系统建设能与原使用的系统能无缝过渡。在该期间分别安排调度、监控、运方、继保专业人员参与系统的建设,分别提出相应的调控一体需求,督促厂家完善,合理升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浅议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实用化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