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安全中,目前攻击手法已经是融合了多种技术,比如蠕虫就融合了缓冲区溢出技术、网络扫描技术和病毒感染技术,这时候,如果我们的产品还却还是孤军作战,防病毒软件只能查杀病毒,却不能有效地组织病毒地传播;IDS可以检查出蠕虫在网络上的播,却不能清除蠕虫;补丁管理可以防止蠕虫的感染,却不能查杀蠕虫。各个安全产品单独工作,无法有效地查杀病毒、无法组织病毒的传播。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每个系统都会记录这些安全日志,这些日志之间没有合并和关联,大量的日志将冲垮管理员,导致无法看到真正关心的日志。
目前出现的SOC产品可以说是木桶的桶箍,它能把各种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策略、安全措施等各种目标等箍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坚实的木桶,保护里面的水资源。SOC包含安全事件收集、事件分析、状态监视、资产管理、配置管理、策略管理以及长期形成的知识中心,并通过流程优化、系统联动、事件管理等方式减少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缝隙,协调各方面资源,最高效率地处理安全问题,保护整体安全。
2.木桶理论与信息安全的几点阐述
2.1 如何处理木桶中的最短木板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木桶的底板是基础,桶箍是关键,而最短木板决定了能容水的最大容量。但是如何处理这块最短木板,通常做法是看准了单位的最短木板,并且花大力气去提高,但效果往往不明显。其实这陷入了一种惯性思维,如果要提高木桶的容量,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提高最短木板不可,只要那块最短木板的范围不是很宽,我们只要干脆去掉那个最短木板,然后重新用桶箍围成桶,这个新桶的容量就有可能大于原来的旧桶。
这种做法其实在单位运作中经常会使用,对于一些非核心业务,一些单位领导往往会采用外包的方式来处理,自己做最擅长的事情。但是在信息安全领域,这块目前做的并不够,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可能是由于信息安全比较重要,要找一个可靠的外包供应商才可以,另外的原因也可能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重视安全,都在建立自己的政策体系和人员队伍,但是由于信息安全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和队伍是比较困难的。
2.2 木桶理论与安全等级保护法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认为,不同的信息系统有着不同的安全需求,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确保重点,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信息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信息安全领域中,密级分类、等级保护就是把信息资产分为不同等级,根据信息资产不同的重要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护。它的出发点就是要突出重点,要突出重点要害部位,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在单位的安全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等级保护法,把系统分成几个等级,不同等级采用不同的“木桶”来管理,然后对每一个木桶再进行安全评估和安全防护,这样就可以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确保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2.3 木桶理论与内核加固
如何在木桶有缝隙的情况下,还能保护桶里面的水吗?有一个一个思路:把水降温变成冰块,这样即使有缝隙,水也不会马上流走,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修复木桶提供时间。对于系统来说,加固操作系统内核就是这个作用,比如在某个系统上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漏洞,但是如果内核是进行了加固的,那么就不容易被利用进行攻击。
3.总结
传统的木桶理论在信息安全中的运用,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只着眼于最短木板,而忽视了木桶的底板这个基础,忘记了使木块能成为木桶的桶箍的作用,那么信息安全这个木桶还是很不成熟、不完善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木桶理论”与信息安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