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家门口的年画
苏州桃花坞《报晓图》
家乡———苏州桃花坞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年画产地之一,桃花坞是苏州城里一条巷子的名字,明代唐伯虎原先就住这里。桃花坞巷子不宽,两侧深宅大院,屋子都很漂亮。桃花坞当地产年画的作坊有很多家,由于临近河流,生产完以后,很多商贩乘着小船来购买年画,水路的发达使苏州桃花坞的年画生产一度达到鼎盛。
读图———《报晓图》是桃花坞姑苏王荣兴画店的作品,图中一只雄鸡昂首报晓,另一只雌鸡带着一群小鸡啄食地上的蚂蚱、蜈蚣,画面热闹而充满生气。这件作品既没有取彩头叫《大吉大利》,也没有完全按照画面的内容命名《鸡除五毒》,偏偏起名《报晓图》,反映了苏州文人文化对地方民间文化的影响。
风格———桃花坞年画含蓄亲和,体现了苏州人细腻温婉的文化风格。虽然采用红、绿、黄等强对比色,但由于画面有大片留白,整体相对协调,整个构图看上去比较疏朗。画面虽然热闹,但是恬适惬意,是江南民间的特色。
红得发紫才够热闹
山东潍坊《开市大吉》
家乡———山东潍坊是除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以外另一处重要的年画产地。
读图———看起来虽然只是一张热闹的年画,但其中暗含的期盼很多,鸡站石头上谐音“石(室)上大鸡(吉)”,花瓶(平)谐音平安,牡丹花则取“花开富贵”之意,蝴蝶象征“蝶恋花”,桃子、石榴讨取了“多子多寿”的吉祥之意。
风格———山东潍坊的年画构图饱满,红、绿、黄之外大量使用紫色。按地理来划分,在地域上越往北,年画创作越喜欢使用紫色,其原因可以理解为希望画面热闹的层次更丰富,红色用得再多还嫌不够热闹,于是添加紫色,显得更为喜庆。
《山海经》写出俩门神
湖南隆回滩头《大门神》神荼
家乡———今年的门神来自湖南隆回滩头,滩头虽然是一个小地方,却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年画产区。滩头老作坊仍使用木刻版制作年画,如今,这样的手工作坊已经越来越少。
读图———《山海经》记载:神荼、郁垒能使百鬼服从。相传神荼、郁垒为度朔山的神将,度朔山有桃树,下为鬼国。在二将的镇守之下,鬼神不敢到民间作恶。人们用桃木板雕刻神荼、郁垒或书写二将姓名于门上,用于新年驱邪、保平安。汉代以后演变为门神,逐渐成为民间传说中最古老、流传最广的门神。《大门神》中,白脸神荼与红脸郁垒,二将手持斧钺威风凛凛,阻止邪魔鬼怪,保护一家平安;下方五个小童,有的骑着麒麟,有的手持铜钱、如意、代表官运的木笏,象征五子登科。
风格———《大门神》中传统样式清晰,构图和人物造型从明朝的大小门神演化过来,人物刻画得饱满、大气,难得的是具有童稚性。颜色上喜用红、绿、紫色,色调对比强烈而不乏沉静协调。
贴屋顶的皮球花花
陕北团花《鸡(吉)庆有鱼(余)》
家乡———团花图案是从陕北的洛川、旬邑、安塞地区收集而来。
读图———《鸡(吉)庆有鱼(余)》整个图案为铜钱的样子,中间是牡丹花象征花开富贵,鸡图案谐音吉祥,鱼图案谐音有余。团花图案体现了民间是最本源的生活观念,表达了老百姓最质朴的生活诉求,有的团花还将作者的名字镶嵌其中。
风格———团花图案往往采用象征和谐音的方式表示祝福,达到自然的状态、自在的表达。例如仙鹤、桃子表示长寿;若是鸡冠花和鸡图案搭配使用,则谐音寓意“官上加官”。
洞房里生出“抓髻娃娃”
陕、甘、晋三地《抓髻娃娃》
家乡———《抓髻娃娃》收集自陕西安塞、甘肃庆阳、镇原以及山西。西北、陕北地区,由于当地主要民居是窑洞,墙壁多为拱形,而且只有一副门窗,所以年画的形式不多。但剪纸在这些地区发展得就很为繁盛,因为室内采光通过窗户,剪纸线条的装饰效果非常明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节日礼仪窗上门上贴喜庆的故事(1)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