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太和镇将充分发挥特有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以融入武汉城市圈为目标,大力实施便民工程、骨架工程、景观工程和安居工程。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人居环境。在全镇村庄道路实行硬化后,将对村庄广场、港桥、池塘、厕所进行绿化、硬化、美化、亮化,提升太和品味;二是着重加大软环境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通过采取上下联动,纵深推进,聘请保洁员、管理员方式,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卫生,遏制沿公路乱搭乱建;对铁贺线、牛梁线的卫生和环境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路段包干,建立长效保洁制度。三是抓住城乡一体化实施契机,规划好六个中心村的建设,将大力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好东边朱、牛石、花黄、狮子口、新屋、子坛六个中心村的“八位一体”综合配套设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加快改造镇区环境,促进商贸旅游业全面发展
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工作的理念。做到“四抓”、“四再”,“四抓”就是抓整体规划、抓环卫绿化、抓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抓生态环境达标;“四再”就是设计建设再求精、绿色生态再提升、体育卫生设施再齐全、文化气息再浓厚。按照“四抓”、“四再”的总体要求,着力实施“中间整治,南北扩进,东西完善”的城建工程。一是抓好竹林街、太和大道乱搭乱占的整治,按照“楚韵汉风,诗意田园”的城建风格要求,打造整齐划一、大方美观的太和街道形象。二是在太和城区向南向北扩进的过程中,突出方便生活、节约资源、因地制宜、功能完善的原则,规范店铺经营,规范开发建设,优化布局,提高“五化”水平。三是向西建设好太友公路线镇区人流物流集聚地,大力发展商贸业,通过大力完善流通体系,推动消费升级;同时,向东完善好青峰山生态景区旅游景点设施,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不断擦亮青峰山生态景区,集旅游、休闲、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上新台阶。
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平安稳定太和
一是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镇、依法行政,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利益协调。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完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二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大力营造文明法治环境。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重点人员、重要物品、重大活动的监控,完善联保、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双抢”、“两盗”等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六合彩”等社会丑恶现象,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和信访工作体系,突出加大对各种利益纠纷的调处力度,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众性事件的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率。三是重视精神文明,提高社会文明和公民道德文化素质,加强社会思想、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全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四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今年将划拔三万元,优先改善太和中学的教师办公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金投向教育,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力争镇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辉煌。
六、改革创新抓组织,夯实党的建设基础
以不断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理论分析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全面开展十七届四中全会、科学发展观、解决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加强思想建设,确保党组织党员覆盖率达96%;以开展“争、摘、创”活动为载体,深化村党支部书记双向述职、任期承诺目标监督、党员认责、党务公开等管理,抓好后进支部转化,创建党建先进示范村5个,全面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和服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镇推开“支部怎么办、能人怎么带、党员怎么干、群众怎么做”的“四怎么”活动,形成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氛围;以贯彻执行中纪委廉政规定为手段,继续抓好行风评议、廉洁自律建设,狠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谋私、跑官要官”的“五股”歪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准发展路子,落实帮扶基金,促使贫困村实现脱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度工作计划镇政府2010年度工作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