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课文中,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课文分四部分,先写“我”决定偷吃年糕并发现第一条真理,再写“我”的牙齿被年糕粘住,不能动时发现了第二条真理,接着写“我”为摆脱年糕使出种种伎俩,又发现第(请您继续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三条真理,最后写“我”在人们的嘲笑中无奈而愤恨地演完一场丑剧。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主人一家正在嘲笑那只猫,每个人表情不一:男主人一脸凶气,女主人指手画脚,女佣人惊讶不已,孩子们哈哈大笑。而那只猫正无奈地在地上转圈,旁边还放着粘有年糕的碗。这个画面生动再现了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它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起到辅助作用。文章生动而幽默,深受读者的喜爱。不论是惟妙惟肖地描述猫行为举止的地方,还是猫发现的真理的地方,都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联想与思考。文章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值得学生感悟与体会。
【设计理念】
倡导自读自悟,实现多边对话与个性化阅读。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交流的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质疑、理解、感知、体验,从中感受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思索与顿悟,同时揣摩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猫的有趣可爱,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猫的动作、心理去感知猫的有趣及“真理”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起阅读期待。
1.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式各样的猫或看到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解。谁愿意把你见过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的猫请向大家介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是常见的猫。可是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只猫,你们通过比较或许认为它不同一般。这是一只神通广大,才高识广,公正锐敏,能发现真理的神猫、奇猫、圣猫。但又是一只自作聪明,假冒圣贤,误事吃苦的俗猫、蠢猫。这只猫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里面。《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篇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
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的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遗憾”的读音。
(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
(3)了解新词的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4.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见《教参》)
三、熟读课文,理清段落。
学生按课后提示理清思路,有两种方法。
1.猫吃年糕的经过与猫的感受。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2.猫在吃年糕过程中发现的真理。发现第一条真理、发现第二条真理、发现
第三条真理、发现人的冷漠。
四、书写生字。
1.引导读帖。
注意字的笔画形状与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匀称、端正、美观、灵动、有变化。“糕”有九个点,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状很重要,注意摆放。
“谗”“瞧”“撼”“枉”“钳”“掀”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它们左右两边的高低、宽窄不同,起笔、运笔时要注意。
“毽”字左边的“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包住“建”字。
2.个人书写练习。
3.全班展示、评议、欣赏。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优美词语。
3.收集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我是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学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在读中感悟作品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2、难点:在读懂作者描写的每个场景的基础上,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作者的有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将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他就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主人公,大家有兴趣吗?(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准确。
2、 读后交流:
(1) 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觉?把你觉得好笑的地方读给大家
听。
(2) 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这只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三、 质疑问难 理解感悟
1、 引导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 老师归纳总结值得探究的问题
3、 请同学们结合阅读提示默读(1—6自然段)
(1) 找一找,划一划:
猫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2) 读一读、议一议:
你是怎么理解这几条真理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 练习朗读
4、 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1)读一读画出的句子,说说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悟出了第一
(二、三)条真理的。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
a.见年糕时:通过“难得的机缘”来体会猫面对年糕时的那
种起伏变化的心理。
b.吃年糕时:抓住“宛如??牙齿一动不动了。”这一比喻句来体会猫的尴尬处境。
c.拔年糕时:抓住猫的动作、心理活动体会猫的无奈、无助以及作者的同情之心。
(3)指导朗读
(4)归纳升华:说说此刻你对猫的印象有什么改变吗?
四、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
1、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年糕粘住了牙齿,已想尽一切办法可却依然无济于事,因而倍感无奈、无助甚至是可怜的猫,此刻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2、可他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现实呢?此时,他的心情又会如何呢?(阅读第7自然段,也可分角色朗读、表演)
3、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引导阅读第8自然段)
4、从最后一段猫的心声中你读出了什么?
5、那么你认为作者写这些内容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简介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6、再读一读那些曾让你发笑的句子,感受作者蕴藏在笑声背后的深郁感情。
五、总结全文
1、总结学法:
(1)回顾本节课我们都通过了哪些环节,完成了哪些任务。
(2)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收获和不足)。
2、总结课文
六、拓展延伸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只猫还经历了那些有趣的事?他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我是猫》的全文。
背景资料: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夏目漱石,一生才华横溢,只搞十年创作,却留下了一系列珍品。他的全部作品,大体反映了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一颗痛苦而不安的灵魂,反映了他在东方思维和西方文明、在虚幻理想与残酷现实、在迂腐守旧与拜金大潮之间的艰辛求探与惨痛折磨。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不久,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故事由猫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没有完整的线索,在看似不经意的猫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表述中,严肃的主题却鲜明地显示了出来。
这部作品反映面广,内容丰富复杂。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猫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它的感受和见闻,写出它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作品还巧妙地写进了邻家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纠葛,并把它贯穿在作品始终。
《猫》所处的时代恰是明治维新以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学习西方,寻找个性,呼唤自由,自我意识和市场观念形成大潮;另一方面,东方固有的价值观、文化观与风尚习俗,包容着陈腐与优异,在抗议中沉没,在沉没中挣扎??一群穷酸潦倒的知识分子面临新思潮,既顺应,又嘲笑;既贬斥,又无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靠插科打诨、玩世不恭来消磨难捱的时光。他们时刻在嘲笑和捉弄别人,却又时刻遭受命运与时代的捉弄与嘲笑。
作品除了对资本家和细层知识分子的揭露和描写之外,对当时的官吏、教育制度也有所抨击,尤其对当时追逐金钱、损人利己的时尚更是予以深刻的揭露;另外也写到了这样污浊的社会所造成的一般劳动人民朝不保夕、卖儿鬻女的生活惨景。可以说,《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部视野广阔、描写深刻,贯穿着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 日本作家。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1月5日生于江户(今东京)一个地方小官吏家庭,卒于1916年12月9日。
夏目漱石幼年时曾送给他人做养子,度过一些不幸岁月。后辗转归家复姓。少时喜读汉诗文、涉猎大量汉文学著作。1888年考入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并受其影响创作了许多汉诗文,收在《木屑集》里,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1890年,升入东京大学英文科,1893年毕业后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主教英文。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
1900年,由文部省选送英国伦敦留学。他阅读了大量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学作品、理论著述,体验了西方近代文学创作的新视角、新技巧,为其后文学评论和创作奠定了基础。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并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1905年发表了《我是猫》第一章。反响强烈。接着中篇小说《哥儿》、《旅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其后》、《门》三部曲。《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和未完成的《明暗》。
作品长篇小说《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小说构思奇巧 ,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夏目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古怪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重点词语、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猫》,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谁来说说这段写了什么?(板书:小时候→淘气)下面请大家完成这道填空题,后齐读。
小时候的猫很(),它是那样的()()、,我非常()它。
2、明确目标
老舍先生非常喜欢刚满月的小猫,因为它活像个顽皮的小男孩。
那你们想知道长大了的猫又是怎样的吗?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看看长大了的猫变成什么样子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现在我们继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板书:长大了)
二、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1、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打开书第70页, 自由读第1到3自然段,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谁知道“古怪”是什么意思?释“古怪”
2) 默读第1自然段,问:在这个自然段里,大花猫古怪性格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板书:又老实又贪玩又尽职)
2、范例教学:
1)幻灯出示学习小锦囊:
划:把最能表现大花猫老实、贪玩、尽职等古怪性格的有关句子划下来;
找:圈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
想:想一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应用什么语气朗读句子;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请你们找一找描写大花猫老实的句子,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
3)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4)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老舍先生为什么用“乖”?(因为他把猫写成了小孩子,
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5)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所以我们应用赞扬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3、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4、交流:(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
例:理解“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指导朗读,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
理解“贪玩”: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
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过渡:老舍先生在写猫性格古怪时,用“出去玩、不回家”等说明他已经不仅仅是把猫当作一只小动物,而是看作家里的一个成员,可见他是多么喜欢这只猫啊!请同学们一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的
这种感受来。)
5、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过渡: 一只猫,老舍先生用如此富有深情的句子把它描述得惟妙惟肖,这一切都来自于老舍先生对猫真挚的感情。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1)四人小组读第2、3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再想想哪些句子表现大花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和有时无比害怕、有时勇猛无比,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
例: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重点词:蹭:摩擦 同桌分别扮演作者和猫表演这个情节,理解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通过对比句子来体会)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6、引导: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前后自相矛盾)把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点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难怪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等。但是作者却写
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惹人喜爱,这更说明了什么?(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7、小结:这只花猫真是又古怪又淘气,又可爱又讨人喜欢!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饱含深情的文章吧!
三、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我们都深深地被老舍先生那朴实无华的语言所陶醉。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先生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你们说是吗?
四、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过渡: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通过细致生动地描述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抒发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老师这里有两篇短文,看看你们阅读后,对比一下,能不能找出异同的地方,我们下节课交流)
板书:
又老实又贪玩又尽职
人爱猫长大了→古怪会高兴又会不高兴可爱猫亲人又害怕又勇猛喜爱小时候→淘气
《猫》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猫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可爱的小动物吧!(播放课件)孩子们有这样的一位作家,他居住在这样老北京的四合院里,视猫为家人,就是在这些猫的陪伴下一生留下了8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等作品成为了影响人心的不朽名作,他就是——老舍先生,我们一起随着老舍先生的文字,跨越时空,以文交谈,去看看他眼里的猫,他心里的猫。(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词语反馈:古怪乖巧 任凭 贪玩 尽职 抓痒 淘气 跌倒 撞疼 开辟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开火车领读词语) 点拨:(1)“古怪”的意思(与平常的不一样,很奇怪)(2)“任凭”出示句子:“它决定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给“任凭”换一个词(无论、不管)放回原句再读读体会一下任凭的意思。
(3)折是多音字。文中读shé,还有一个读音是zhé。
3.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有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现吗?找到了就把它们画下来。追问:哪些段落在写在大猫,哪些段落在写小猫?(1—3段写出了大猫性格的古怪,第4段写出了小猫的淘气)点拨:有时,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就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体会古怪:
1.我们先来和老舍先生聊聊他家的大猫吧!他说这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到底古怪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画
下来,再读一读,品一品,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补充。
2.汇报交流:
句子一: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1)什么叫“任凭”?
(2)都有谁呼唤猫,怎么呼唤它回来?它回来了吗?因为——(引读)(复沓朗读)
(3)多贪玩的猫啊,对于猫如此贪玩,老舍先生讨厌它了吧?你是怎么知道的?作者告诉你了?
(从老舍先生连用三个语气词,可以体会到老舍先生多么喜欢这只猫啊。) 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读读这句,指名读。(就像老舍先生面对面地我们说话一样。)
(4)第二天,这只贪玩的猫终于回来了,老舍先生把它爱怜的抱在怀里,
一位邻居进来了,老舍先生对邻居说——(指读) 一位朋友来做客吧,老舍对朋友说——(指读)
老舍先生还写下了这句话,想对所有的读者说——(齐读) 句子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屏息凝视什么样子啊,都来做做。为什么这样做?(理解意思) (2)它屏息凝视,生怕——
所以,一个小时过去了,它——屏息凝视;轻一点,千万别惊动老鼠,两个小时过去了,它——屏息凝视;它就这样,一连几个小时屏息
凝视,肚子饿了,离不离开?有人叫它,离不离开?腰酸背痛呢?对,只要老鼠不出来,就决不离开,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能读出它的尽职吗?抓住“非??不可”生评读后再读,齐读。 小结:让我们再看看老舍先生家的猫,老实、贪玩、尽职,你发现什么了?(老舍先生就是通过写猫这种相反的矛盾的性格,来体现它的古怪,表达喜爱之情。)
句子三: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一个“蹭”蹭出了什么? (好象是猫向主人撒娇似的) (2)小脚印,小梅花,有区别吗?
(3)是呀,人爱猫,猫亲人,爱是相互的,信任也是相互的,只有怀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幸福和快乐,一起读一读这一段。
【人爱猫,猫亲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生活画卷,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这种和谐之美。】
句子四: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1)小猫不就是那么“喵喵”几声吗?哪有那么丰富多腔呀?你能想象得到吗?
(2)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真满足啊)
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真机灵啊)
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真威武啊) 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真舒服啊)
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咕噜咕噜)
(3)怎么样,在作者听来,这“丰富多腔”的叫声也是如此美妙。 【“丰富多腔”的背后是丰富的生活内容,接近生活就会使眼前的情境画面般地丰富起来,这个情境不仅使学生们理解“丰富多腔”,还使他们知道了老舍先生多么热爱生活,从而把“热爱生活”的观念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们。】
四、总结:
看看老师的板书,你能用“既??又??”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老舍先生家猫的性格吗?你说它古怪不古怪?那他家的小猫又是什么样的,又有哪些特点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尽职
大猫(1—3):性格古怪温柔冷漠
胆小勇猛
小猫(4):淘气 可爱
《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罗晓霞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写出猫的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猫之间的脉脉温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写出猫的特点的方法,感受人猫之间的脉脉温情。
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回忆课文脉络: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5课《猫》,作者是 谁?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意义段?
(二)找出中心句,相机板书关键词(古怪可爱)
二、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古怪”
(一)初释“古怪”:“古怪”是什么意思?
(二)结合课文,理解“古怪”: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会被称为“古 怪”呢,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现猫性格的词语。
(相机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三)感受矛盾:读读这三个词语(老实、贪玩、尽职),你会有什
么疑惑?
(四)再读课文,体会猫的三种性格:
1、“老实”:
老舍举出哪些例子,来表现猫很老实?找出相关句子。
2、“贪玩”:
(1)猫贪玩吗?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任凭谁怎样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你现在就是老舍,你是怎样呼唤你的小猫咪的?用“任
凭??也”造句子,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3、“尽职”:
(1)你家的猫尽职吗?哪位老舍先生能用例子说服我?
(2)(出示句子: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猜猜猫在耐心地等老鼠出来时,心里会怎么想?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4)在句子旁边,写出猫的想法。点明这种学习方法叫做“批注”。
(5)指导朗读:猫要捉住老鼠的决心好大呀!就带着这样的感觉,替这只尽职的猫读好这个句子吧!
三、小结学习方法
先找关键词,再抓具体事例,最后品味词语。
出示小黑板:
1、抓关键词;
2、找出具体事例;
3、哪能个句子、词或者是一个字,最能打动你,细细体会,作批注。
四、读第二、三段,体会“古怪”
(一)运用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学。
(二)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与第一自然段中出现的“任凭??也”做比较,理解文意。
(2)(出示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标出最能触动心灵的词语。)老舍是一位作家,写作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猫怎么敢来打扰,更别说在稿纸上踩出脚印呢?
2、第三自然段:
作者举出哪些例子表现猫胆小,又举出哪些例子表现猫的勇敢?
五、归纳课文内容,点明写作方法
(一)师生接读,归纲内容
猫又??又??又??,高兴时??不高兴时??它很??又那
么??可真够古怪的!
(二)填空,复习课文内容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吧,又那么(),
可是听到老鼠的动静,却又那么();高兴时(),不高 兴时(),它非常(),又非常()。
(三)点明写作方法,尝试运用
“古怪”这可是带贬义的词,难道作者讨厌猫,想批评它吗?这
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方法——反语。现在这只猫就在你们面前,我们也 用反语的形式,来对猫说一句话吧!
六、自学第二意义段
(一)运用学习方法,自学课文,感悟小猫的可爱。
(二)集体交流。
七、指导小练笔
运用“关键词”+“具体事例”的方法,写出喜欢的一只小动物, 可以适当地使用“反语”,来表达喜爱之情。
板书:
大猫古怪老实、贪玩、尽职
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15、猫既胆小又勇敢老舍
小猫可爱 喜爱(反语)
《猫》教学设计
《猫》的教学设计及评析
老舍《猫》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学工作计划猫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