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 人生如此重要的关头,该如何规避人生风险,做出一个让自己不后悔的决定呢,为此记者展开了多方走访。
校园毕业族 心态面面观
随着毕业日期的倒计时,校园中出现了新毕业族。虽然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不再是“生存还是毁灭”,但在面临“考研还是就业”这样的问题时,仍有很多人陷入两难的选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
“工作多难找啊,还是考研吧!”“本科生起点低,考研比较有保证”,这是最流行的态度。
“现在本科生找的工作都不理想,要么辛苦要么待遇差。我的好几个师兄费了好大劲才找到月薪2000的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的小李告诉记者,他已经递了十几份简历但至今杳无音讯。
“校园环境宁静、人际关系单纯,我觉得自己不能适应社会,我要延长自己在校的时间”。打算考研后还要读博的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小刘如是说。
一直对于自己本科没有能上理想专业而耿耿于怀的青岛大学理工学院的学生小张表示:“谁不想读热门专业呢?我考大学的时候和金融专业失之交臂,希望通过考研圆了这个梦想。换专业,可以走另一条道路,况且,现在我的专业工作不好找”。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仍然占应届毕业生的半壁江山,甚至还略高一些。从以上学生的心态来看,虽然目的各异,但是对就业的恐惧,对自己就业能力的不自信却是共同点,那么考研真的能帮他们解决现有问题,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吗?
专家支招:先算三笔帐 再挤考研桥
虽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扩大,但是报名的人数也在激增,“扩招赶不上扩报”,考研成功的几率并不比找到好工作的几率大。曾经在高校工作多年,现为国内知名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就业推荐部负责人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曾见过很多抱着跟风心态考研的同学,最终研究生没有考上,而时间和机会都搭进去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谭浩强教授也表示,考研也只是人生选择之一,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所学的领域有所建树,只是为了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抱着不确定的心态考研,那么就不妨先算清三笔帐,理性分析各种机会与成本,再看看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首先是经济成本。考研买各种资料、上培训班,甚至为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到校外租房子,费用几乎近万元。如果考得上,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小数字。如果一次考不上,还要考第2次、第3次,成本更加惊人。相比而言,一些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三年后积累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其次是时间成本。以当年顺利考上研究生来算,该学生要用3年时间来读,3年后学历虽然高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他们更重视的是实际能力、实践经验和可塑性,因此一个新踏上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有着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
最后是机会成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某高校的小王和小赵做比较,小王选择考研,放弃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段,而小赵选择了一个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三年后小赵的薪水达5000元。但没有工作经验的小王在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份5000元以上的工作。另外,最关键的是,小赵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可以遇到很多的发展机会,甚至是人生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不少学生的彷徨,北大青鸟APTECH就业推荐部负责人的张老师表示,如果学生不选择考研,而同时对自己就业缺乏信心时,选择一些专业培训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职场指南毕业生心态面面观 专家支招先算三笔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