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菜单式”点学,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乡镇两级党委每年要组织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党支部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外埠培训,进一步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激发创业动力。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们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团结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学会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工作,提高领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培训载体建设。要深入开展当好村里带头人主题实践活动,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干事创业积极性集中到比发展、比创业上来,培养合格的小康领路人;大力创办各种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或经济联合体,培养合格的产业带头人;鼓励和扶持村党支部书记开展科技示范活动,引进新品种、新项目、新技术,培养合格的科技明白人;积极组建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协会,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参与各种市场经济活动,培养合格的市场经纪人;深入开展“一单式”服务、联户帮扶、民情恳谈、承诺等活动,改进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式方法,培养合格的群众贴心人。乡镇党委要有计划地选送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村党支部书记到经济发达地方进行挂职锻炼;通过组织他们到先进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是采取选派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任相对落后村党支部顾问等方式,跟班培养。通过实践锻炼,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尽快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坚持关怀帮扶,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激励。一是要建立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村党支部书记因公受伤、致残、死亡或因正常原因退离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且无固定收入,丧失劳动能力,工作富有成效的,乡镇、村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补助。注重生活关爱,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体检。建立完善生活困难村党支部书记、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台帐,对生活困难的村党支部书记、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实施走访慰问,通过诚心交谈、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通过走访谈心、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村班子建设、招商引资、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二是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制度。要根据国家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实际,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参保前,要由审计或经管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没有重大经济责任问题才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内的养老保险费要由县、乡镇财政、村集体经济和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共同承担,出资比例和缴费基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不得增加农民负担。
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可以由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垫付,使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要按照村党支部书记的贡献大小、任职时间长短及实绩考核情况,县、乡镇、村的补贴比例可进行适当调整。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届满离任、组织调整离任、自愿离任或转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不再享受县、乡镇、村补贴,剩余应缴纳的保险费全部由个人承担。县里可以选择1个乡镇先行试点,各乡镇选择1-2行政村进行深入研究,由组织部门会同社会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办法,完善专项保险制度。各地在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村级其他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要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三是要拓展发展空间,调动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积极性。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可以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可以聘任担任乡镇顾问。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县乡“双重管理”,村党支部书记的调整,由乡镇党委报县委组织部审批,乡镇党委要配合县委组织部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村党支部书记档案。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心得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