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利于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和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不是只强调农村的某一方面的建设,更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村庄建设。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用了五句话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20个字讲到了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等问题。把它还说具体一点,就是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要向前推进。其主要任务有5条:
1.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主要的是4个方面:①调整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②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③大力发展非农产业;④大力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农田、水利等,改善人居环境即“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
3.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①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②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③繁荣农村文化事业;④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⑤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评选“五好家庭”等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要加强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仅仅理解为盖房子、搞村庄建设,没有经济实力的话,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可能加重农民负担,甚至加重村级债务;二是即使搞了也维护不了多久。
2.要深化农村改革。①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②加快农村征地制度改革;③搞好乡镇的综合配套改革。
3.尊重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韩国“新村运动”的精髓就是启发、唤醒和发扬农民自身的智慧、合作精神、自主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开展农民自主致富运动。政府在人财物方面予以必要支持,主要是起倡导、扶持、示范、带动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心得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