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公正司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改写是法治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调节和引导作用。全市法院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贯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强化惩罚、保护、调节职能并重的意识,既要毫不留情地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化解矛盾、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的职能作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及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一,要立足全局,积极配合最高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及省法院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的改革。全市法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全力支持、积极配合最高法院及省法院到我市进行死刑核准及二审开庭。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法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公安、检察机关要积极配合,共同把死刑案件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做好。第二,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健全和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审判工作机制,依法从重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要继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真正做到集中力量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尽量挽救失足者,以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第三,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是利益冲突,人民法院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在于依法及时公正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全市法院要高度重视诉讼调解,切实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依法妥善解决各类民商事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探索并完善立案调解、庭前调解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判后释法答疑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影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在行政审判中,要坚持既维护和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原则,促进依法治市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与官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解决执行难问题,保障当事人实现诉讼利益,防止矛盾激化。第四,要大力加强涉诉信访工作,有效化解矛盾。全市法院要把集中处理突出问题与完善经常性信访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畅通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把信访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要建立健全重大涉诉信访案件预警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好各类涉诉信访案件,坚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总结信访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审判执行工作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要做好每一宗案件的教育疏导、说服解释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坚持不懈抓队伍,全面提高队伍司法能力
法院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加强全市法院工作,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关键。全市法院必须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司法能力,更好地履行审判职责。第一,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市法院要按照中央政法委和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司法的思想和观念统一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上来。第二,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市法院要深入学习贯彻最近召开的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提倡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第三,要大力强化司法为民意识。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一心为民,司法能力与司法水平的高低,最终要体现在司法为民上。要积极探索实行司法便民利民为民的新举措,把司法为民要求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环节,切实做到为人民群众排扰解难,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领导讲话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