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清思想、正本清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讨论和落实整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司法方向和目标发生错误。紧紧围绕“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司法、如何司法”这一重大思想认识问题,组织干警开展广泛深入讨论,认真查找在司法思想、司法工作、司法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重实践、轻理念的错误倾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正确指导司法实践、解决司法工作现实问题的重要意义;坚决防止和纠正西方各种负面法治思想的消极影响,确保法院工作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决防止和纠正“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模糊认识,切实增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通过学习讨论、开门纳谏、理清思想,使广大干警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对于学习讨论过程中查摆出来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做到整改目标切合实际,整改任务落实到位,整改措施切实可行。以落实司法公开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严格审判管理,严密审判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司法工作制度体系,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司法活动中。
(三)重点培训、深入研讨,努力提升法治理念和司法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法治理念教育培训班。邀请县有关领导做一次报告,院长上一次党课。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基本内容,以及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的要求作为报告会和党课的重要内容。
(四)全面宣传、注重引导,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舆论氛围。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一项事关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全局的重要工作,不仅要加强对全体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教育,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法院非编人员的教育。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知晓度,为教育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严密考核、强化督查,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效果。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各级法院要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的考试,着重考查法院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掌握的程度。我院干警人人都要参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考试。对不合格者,要离岗培训补课。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工作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发动,在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上下功夫。要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作为加强法院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及时准确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克服思想上存在的错误倾向和模糊认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和引导,提高广大干警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投身到学习教育活动中去。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罗干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中央政法委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为范本,组织专题学习讨论,使干警真正掌握并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落实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开展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关键在于领导同志的重视程度和表率作用。在院领导带头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的要求,精心部署,明确分工,狠抓落实,强化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施方案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施意见(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