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考验。几百年来,市场经济通过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也有触及不到的死角和盲区,因此还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干预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干预不是变得容易了,而是变得更难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令一些老牌市场经济国家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就很说明问题。与这些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时间要短得多,而且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种新型的市场经济,马克思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发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国情,勇于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有效调节经济运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甚至周期性经济危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利益调节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避免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漏洞会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使一些人凭借手中权力违规插手市场交易活动,进行权钱交易。经济领域中的市场交换原则,也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乃至党内生活中来,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党的肌体。如何既领导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摆在我们党面前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外部环境考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我们党要领导好国内建设,一刻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刻也离不开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准确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洞悉发展先机,研判各种风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如何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执政安全,既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拒绝一切腐朽的东西,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此外,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考验着我们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使党面临着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如何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重大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必须经受住的考验。
共产党员要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全党同志自觉忧党、兴党,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要有使命意识,做到忧党与忧国忧民相统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的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通往伟大复兴光明未来的发展道路。今天,党的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党的事业满怀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的事业,是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的事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正义的事业,而进步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必定要胜利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充满艰辛的壮丽事业,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畏葸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不思进取,必须谦虚谨慎、居安思危,忧党、忧国、忧民。常怀忧党之心,善于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始终保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的强烈忧患;常砺复兴之志,时刻铭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常念人民之托,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时刻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材料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