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主要指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
20世纪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有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忘记,这就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灭亡。1991年8月,苏共中央办公大楼被查封,苏共中央总书记宣布辞职,拥有1500万名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一夜之间被迫解散、彻底灭亡,然而更可悲的是苏联群众对亡党亡国却漠不关心,这与当年列宁同志深受群众爱待、十月革命深得人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苏联共产党是被人民抛弃、被工人阶级抛弃的。从表面上来看,苏联的亡党亡国似乎是个别“反腐斗士”背叛党、背叛人民所导致的,但实质上是苏联共产党自己埋葬了自己的事业。2006年,前苏联共产党某高级官员著书回忆道:一个导致政治不稳定、领导和人民相互疏远的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高级干部双重人格,他们平时宣言与他们的实际行动、个人表现之间严重脱节,甚至直接抵触。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要从他人惨痛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为什么说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主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我们党将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
我们党已建立88年,执政60年,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我们党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主要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
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总之,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
(二)我们党肩负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就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远成为“三个代表”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一个政党过去先进并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同时也指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言行和作用来体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每个党员就一定要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每个党员领导就一定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材料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党课学习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