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应用与创新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继续采取传统的人盯人的管控方式已经不可能了,而采用并创新先进技术是大型跨国公司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不断改进和更新企业的装备,提升效能和智能程度,使装备在提高效能的同时更便于掌控。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实现全面、全过程的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并运用信息技术监控企业的运营,优化企业的运行状态,以保证企业运行过程安全可靠,运行细节全程、全面受控。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技术、操作标准以及监督实施的体系与机制,提供科学管控生产过程的可靠依据。
4、注重基层与现场管理
所有事故灾害均发生在现场,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靠制度管人、人管人,简单的监督检查严格的处罚已无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我们认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根本是对现场管理方式进行彻底的综合治理。
(1)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薄弱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现在全国许多企业都在推行设备点检定修“预知维修”五层防护体制,这种制度是现代设备管理最有效的防止设备事故的方法。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适应设备现代化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石油系统传统的预防维修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已经很难预防事故的发生。
(2)强化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第一”不能只是口号,要有实际的、具体的日常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国外先进企业较少发生事故,关键是它们有一套先进有效的日常安全管理办法。
1)危机预知训练。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天天进行、件件进行、层层进行危险预知活动,真正将安全工作放在生产活动的首位。
2)安全确认制度。国外先进企业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章制度,但岗位工人作业前要填写“安全确认书”,所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都体现在“确认书”中,一项一项地确认。这种做法具体而实际。
3)安全诊断活动。安全工作要定量管理,企业和作业区要科学地分析和掌握事故发生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灾害的再次发生。例如:国外某企业,分析得出本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有5个方面共56项因素。该企业根据每项原因可能发生的范围,集中在“设备故障”、“作业问题”、“作业行为”三个方面,并将故障现象分成A(5点)、B(3点)、C(1点)等不同的重要程度点,选出100个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统计分析指摘点、指摘度,划出推移图,实现了有针对性地按故障点进行定量管理。
4)安全委员会。国外企业的安全委员会设在作业区,实行全员安全管理,每月开一次安全管理委员会,设定管理重点和目标,现场全体员工每人轮流担任安全巡视员,天天在现场活动,月月有安全管理重点和活动要点,不断总结提高,寻找薄弱环节,改进管理方法,提出新的安全管理目标。
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强化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方法,普遍开展并不断进行危险预知活动训练,把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变为实际可操作的行动,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
(3)必须实现“以人为本”
安全管理的目的不是处罚人而是保护人,保护人的生命,保护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人的阜新精神。要从保护人的角度,深入研究安全工作的具体做法,而不能以追究责任为目的进行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必须须知到以下几点:
1)没有资格的人不能上岗。强化培训、推行职务资格双轨制,先取得资格才能上岗。
2)领导要从监工变为教练。不是单纯检查处罚部下,而是保护培训部下,要保护干工作的人的积极性。
3)坚决消灭重复事故的发生。出了事故要下决心组织技术人员与现场人员广泛开展改革阜创新活动,尊重、相信和承认人的价值和创新成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材料关于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