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核心。这项原则适用于所有党政军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这就要求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范围,主动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责,保一方平安。
(五)“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条”和“块”是管理社会,实行社会控制的两个不同的系统。所谓“条”是指依工作性质划分的各个行业、部门和单位,是自成体系的。所谓“块”,是指依行政区域划分的区、县、乡、镇等。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服从所在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同时,主管部门要积极检查督促所属单位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之,条块之间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条块紧密结合起来,并以块为主,才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十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哪些要求?
社会治安问题是多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从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为了做好这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党中央提出了三项要求。这三项要求是: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二)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
(三)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总之,搞好综合治理,关键是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同时建立起必要的管理责任制。各级组织、各个部门都要本着对党、对国家、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从稳定大局出发,切实承担起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十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为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社会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十四、什么是治标?什么是治本?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是什么?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所讲的“治标”,是指运用国家法律和政策,对已经发生、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和其它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进行依法处理。治标的主要特征:一是针对已知的、现实的、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和问题依法处理;二是解决一般性的、表面层次的违法犯罪现象和问题,把问题控制住,不使它蔓延或扩大;三是为治本创造条件,打下基础,从而达到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所讲的“治本”,就是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从而遏制、削弱、铲除产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和土壤,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治本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对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从根本上加以处理,解决深层次的违法犯罪问题;二是在违法犯罪尚未出现之前就主动预防,积极采取措施,使违法犯罪案件少发生甚至不发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不能只抓治标忽视治本;或只抓治本而忽视治标。治标是为治本扫清障碍,治本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不可偏废。我们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治标的同时狠下功夫治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违法犯罪问题。原则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十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材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材料(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