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处理好主见与民主的关系
处事有主见,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职责要求一把手处理任何问题时都必须有主见,敢于决策而且善于决策是冯援召同志做好领导工作的主要体现。
在实际工作中,冯援召同志在研究每项工作时,坚持以体恤民情,惜乎民力作为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三不决策”,即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不决策;不经过反复比较、鉴别和必要的试验的不决策;不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科学论证的不决策。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果断性、实效性和民主性。
4、处理好严管和宽容的关系
冯援召同志对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通过经常性的工作,让大家自觉遵守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发现的问题,因人而异及时提出批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做到了对干部职工宽容大度,在放手让干部职工大胆做事的同时对他们的失误针对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有些问题,还勇于承担责任。冯援召同志能容得下不同意见,遇到不同意见特别是遇到相反意见时总是虚心听取,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5、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处理好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关系
一方面通过“两推一选”等措施,把能力强、素质好、威信高的强人选为村支部书记,以保证村支部书记的素质;另一方面,采取“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书记”等方法,提高书记的素质。从而,使一批专业能人、管理强人、“三个文明”建设带头人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强无职党员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方法,有效地加强了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极大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在重大问题上,加强对村党支部的领导与指导,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决策上,与村党支部及时沟通,充分听取各村党支部的意见与建议,做到了镇党委的决策不折不扣的执行,村党支部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及时反映到镇党委的决策中。
(二)真抓实干,促进紫云镇快速发展
1、加大招商力度,促进紫云经济快速发展
紫云镇位于襄城县西南部,总面积81.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70%,为省定贫困乡镇,全镇26个行政村中18个行政村属省定贫困村。
冯援召同志在紫云镇工作近10年,踏遍紫云镇的山山水水,在他的领导下,用“凤凰涅磐”一词来形容紫云今非昔比的巨变毫不为过,而具体变化有三:
变化之一: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全镇GDP仅为1.7亿元,而2007年达15亿元,增长近8.8倍,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06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600万元,增长近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85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700元,增加3800余元,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由过去的襄城县倒数第一到名列三甲。
变化之二: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五年前,紫云镇虽然山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但农业经济为全镇的支柱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70%以上,群众是名副其实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目前,随着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入驻建成投产,有力拉动运输、餐饮、旅游、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强劲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占GDP比重达60%,农业经济比重仅占10%左右,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一、二、三原始结构演变成二、三、一优化结构,一幅百花齐放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变化之三:发展潜力有增无减。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指标要看其经济潜力。在紫云镇,平煤十三矿可开采年限为70年,2008年建成投产的首山一矿设计年限为90年,投资7000万元的杨湾煤炭设计年限为30年,仅这三个大中型煤矿引发的经济发展潜力就不可估量,据测算,由此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可持续50年以上。加之一大批煤焦化链条式深加工企业的开工建设,紫云镇已形成集矿产开发、洗煤、炼焦、煤化工、陶瓷等于一体的多样化产业群,并已着手设计引进经济转型性企业,为经济发展潜力的可持续性和可塑性积蓄力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申报材料镇党委书记申报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