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力度,为物质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作用,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力度,为物质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一)开展“四查四保”集中执法行动,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多年为,我们始终坚持把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作为每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重点开展了“四查四保”集中执法行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起,案值万元。一是开展了“查食品、保健康”食品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中秋节日期间,集中执法力量对食品市场进行检查,确保群众消费安全。共查处劣质食品、饮品案件241件,取缔无照经营1332户。二是开展“查农资、保增收”红盾护农集中执法行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全系统集中执法力量对农资市场进行拦网式检查,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40起,案值98.85万元,处理农民投诉26起,为农民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4月26日,市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接到隆化汤道沟农民投诉“长城种子公司”种子质量问题,市局主要领导亲自督办。隆化县局组织执法人员放弃“五一”休假深入农户进行调查,并及时向县政府汇报情况,使这一涉及十几个乡镇约4万亩农田种植问题得以及时妥善解决。三是开展了“查商标、保名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集中执法行动,取缔不具备专卖资格的专卖店3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1件。四是开展了“查欺诈、保公平”打击商业欺诈集中执法行动,查处药品、保健品等违法广告案件112件,收缴违法印刷品广告14.5万份。同时端掉非法传销窝点5处,驱散传销人员750余人。
(二)加强涉危行业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暖儿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引起我局对涉危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的高度重视,采取紧急行动,市局领导分别带队到县区局督导,对煤矿和非煤矿山等涉危行业进行严格检查,共检查涉危行业和个体工商户1721户,占涉危行业总数的90%,其中煤矿140户,非煤矿山671户,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仓储465户,民用爆炸品生产、经营、仓储60户,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生产、安装和维修26户,娱乐性公共聚集场所287户,大型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72户,其他涉危行业5户。对386户审批手续缺乏、过期或营业执照不符的不予通过年检,依法作出责令停业和限期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的处理;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依法取缔。
(三)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
今年3月11日“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在全系统正式开通以来,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4060起,其中消费者咨询3357起,申诉468起,举报235起,经调查立案查处23起,为消费者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285万元。
(四)加强“一会两站”建设,运用职能职能支持“三农”工作。
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工作要求,我局自2002年开始提出了创新维权模式把投诉站建立在村上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省工商系统推广,继而在全省工商系统形成了“一会两站”农村维权模式。为使“一会两站”发挥出更大作用,今年年初局党组在全面分析农村维权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巩固三延伸”的建设思路,即在巩固原有投诉站工作基础的同时,“一会两站”向社区、向较大商场和校园延伸。巩固的重点是对2570个行政螵投诉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受理和处理一般性投诉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好投诉站的作用,使农村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延伸主要是在城市社区、较大商场和校园建立投诉站,使一般性投诉能够在消费场所或居住区域内就近解决。今年以来,共培训基层投诉站工作人员人,新建投诉站130个,总数达到了个,受理消费者投诉件,为广大农村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万元。我市“一会两站”继2004年7月16日《XX日报》整版刊发后,2005年又在《新华内参》、《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湖北、辽宁、河南、江苏等省市工商部门来我市参观考察,对我市创立农村维权模式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申报材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