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是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
首先,必须加强学校领导队伍建设。
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指示要求,我校在中层领导、部门负责人的组建时,实行岗位竞聘制,把德才兼备,群众信得过的同志担任学校各个层面的领导,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炼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管理队伍,为学校依法治校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同时,学校聘请我县检察院法制科科长宋伟忠同志担任我校兼管法制工作的副校长,从而更加充实了学校法治管理工作的领导力量,使学校法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全体教职工是推进学校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力量,教职工法制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法治化的进程。为此,近年来,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职工要有普法学习意识,工会每学期组织写心得体会,并组织教职工参加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开展丰富、灵活多样的活动,这是依法治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法制教育的途径应是多种多样的,学校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校报传播、闭路电视播放、图片展览等途径,讲法制课,开座谈会,开展法律咨询、组织辩论会,搞模拟法庭等。实践证明,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效果较好。
(一)依靠学校工作优势,借鉴教育教学方式,灵活采取各种手段。
1.抓法制课的灌输。包括报告课、案例剖析课、问题咨询课、班会课等。报告课重在宣传发动。每学期,我们都聘请有关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担任普法教育的兼职教师,宣讲普法意义和条款。案例剖析课重在用例明法。主要运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问题咨询课重在释疑解难。我们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如未成年人辍学的法律责任,学生打游戏机和进录相厅,“网吧”无序管理等问题,邀请专兼职教师给予解答,以澄清认识,辨明是非。班会课重在把法规引到身边,开展“法制进课堂”活动。尤其是高段年级班主任利用每周四的班会课,针对班级和社会存在的违纪违法现象,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或由遵纪守法的学生现身说法,介绍学法用法的经验体会,引导学生自省自律。
2.抓学科课的渗透。学科渗透,我们主要抓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结合,抓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第一步,引导教师在备课中寻找融合点。如科学等学科,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中去挖掘;语文、思想品德学科从《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等法规中去挖掘;美术学科,从《文物保护法》等法规中去挖掘等等。这些融合点,同时也是教学的教育点。第二步,指导教师在上课中落实教育点。首先,备课本上要有教育目标和有关的教育内容。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三是,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写小论文、办手抄报、开辩论会等。另外,我们还成立课题小组,组织一系列专题研讨活动,用科研成果引导教与学两方面把教育点落到实处。
3.抓活动课的参与。在组织实施上的采取多形式:形成了六条普法渠道(报告会、讲座、辅导、咨询、法律宣传文娱汇演、法制电影);实行了六种验收方法:口答、手抄报、测验、征文、讨论、辩论。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宣传的活动,如在板报中开辟一个"小学生与法"的栏目,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学法、用法活动(如演讲会、征文等)。在普法宣传日等节日契机,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深入实践。如学校根据形势开展了“校园拒绝邪教”等系列活动。多次邀请所在社区的片警对学生“三禁”教育。此外,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录象,邀请有关部门来校布置展板,教育学生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申报材料市依法制校示范校申报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