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利用“青工流动书屋”园地,吸引提高学习力。为了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公司自2002年成立“青工流动书屋”以来,先后购回《谁动了我的奶酪》、《世界上最伟大的一堂课》、《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细节决定成败》等好书、新书,吸引了公司广大的阅读者。2004年11月,又从图书馆购回部分新书和名著等130册,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望。同时,还定期到团县委换书,精选一批政治性、思想性、业务性、艺术性强的优秀书籍。所有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我们都不断在黑板报、宣传窗、《隆中人》上刊出,以达到以文会友、以文交友,共同进步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星心联谊会、文艺表演队等,经常与其它企业、社区进行交流。天天读书活动多次得到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等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3、 开展主题讨论,全面激发学习热情。今年五月份,陈素萍同志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是隆中公司的骄傲。公司上下掀起了向劳模学习的热潮。我们开展了“劳模在我身边,向劳模学习座谈会”、“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报告会”。每个部门、车间利用业余时间,纷纷开展讨论,用她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广大员工敬业爱岗、真诚奉献、认真工作、争做岗位先锋和创新能手。在此之前,在党支部、工会牵头下也组织了全厂范围“关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宣教活动,特别是针对公司出现的自行车屡次被盗、量器具被损坏等不良现象和行为深入开展反思和总结。大家畅所欲言,对如何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献计献策。通过学习和座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规范、统一了青年员工们的行为和思想,也让大家明确了努力方向,更激起了热爱和建设隆中的信心。
4、 发挥板报、橱窗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现在,各部门车间都意识到板报橱窗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快捷方便的特点,派专人负责板报、橱窗内容的定期更新,涌现了一批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员工。他们乐意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心声,并整理出来,或提醒,或倡议,积极地调动了员工们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了部门车间的持续改进。
三、 以人为本,提供学习再培训平台
为了加快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青年人才,造就一支高、中、初级技能人员结构合理的青年技能人才大军。公司人力资源部积极筹划,严格执行培训制度,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整合。人力资源部门对所有员工建立职工培训档案,并根据各自的发展需要制定员工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等,不断满足员工的求知需要。截止今年8月,公司送外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参加培训达4500多人次,累计培训时间达20147个小时。培训内容涉及安全生产、技能改进和提高、现场5S管理、文明礼仪等方面。2004年12月,技术部开展CAPP工艺辅助设计和PR0E三维制图设计比赛;2005年6月和7月,公司与县劳动局联合举办了一期车工培训班、二期磨工培训班,为员工节约培训费用达二万余元。所有担任内部培训老师,他们不断利用业余时间补课充电,挑战自我,并且,从基层工作中广泛征集员工的不同意见,总结归纳,实行按需培训,因而更能体贴人、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
公司也有部分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在玉环电大、党校、成人技校等院校学习。另外,公司继续每年从员工中挑选2名较为优秀的员工送到武汉理工大学、甘肃工业大学等大专院校脱产深造。一方面,树立典型有利于带动全厂工作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地为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全面推进企业整体素质。现在有的已经毕业,继续在坚持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技术骨干的作用。
在隆中,广大员工思想上积极地向党组织和共青团靠拢,工作中敬业爱岗、兢兢业业;学习上谦虚谨慎、勤勤恳恳;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习型组织的诱惑力,进一步激发了隆中人的热情,增进了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大家在隆中大家庭里更能安心地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申报材料县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