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不怕丢面子”。“面子是一个人尊严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不要面子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作为改革者,首先是要“不怕丢面子”。他担任了10多年的厂长,在九江市乃至于在全国同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政治荣誉上讲,从中央到地方的奖励他都得过,荣获过全国模范军转干部殊荣、当过多届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委候补委员、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现在进行改制,工厂被别人兼并了,这个面子往那里搁?但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职工有班上、生活有保障,他把个人的“面子”抛到了一边,毅然坚持改革,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是“不怕掉帽子”。邵伙军同志在部队工作20余年,他从一个士兵干到团政委,又从厂党委副书记提拔到厂长兼党委书记,这顶帽子来得确实很不容易,他也很珍惜。改制之初他也曾想过,兼并之后如果要他干的话可能还是厂长,如果不要他干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是了。但是,他想他个人的这顶帽子和全厂职工的切身利益比起来又显得何等渺小!只要2400多名职工生活有着落,只要这种改革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参与;只要改制能够成功,无论对市委、市政府还是对全厂职工都有一个圆满的交待,他就心满意足了。
第三是“不怕当儿子”。在工厂召开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改制问题时,有很多职工代表对改制存在种种顾虑,说我们现在是企业的主人,改制后就成了别人的“打工仔”、成了别人的“儿子”了。针对这种思想观念,他耐心工给职工代表做工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要说改制失落感最大的应该是我这个当厂长的,现在我什么都可以说了算,到时候我可能什么都说了不算,要说当‘打工仔’的话,首先是我这个当厂长的当‘打工仔’,要说当‘儿子’首先也是我这个当厂长的当‘儿子’,只要2400多名职工有班上,有工资发,生活有保障,别说是当“儿子”,就是当‘孙子’我也认了”。由于他有这种“不怕掉帽子”的精神,参加会议的148名职工代表一致同意工厂进行改制。
第四是“不怕出乱子”。改革必然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也必然会冲击相当一部分人滞后的观念。如在2001年的改制开始时,中化建投巨资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在折除陈旧设备时,一些老工人看到新设备还没有进厂,陈旧的设备被当作废旧物资卖了,担心旧的卖了,新的不进来怎么办?有的人甚至还流眼泪;又如,在改制前,退休工人的工资都是由工厂代发,改制后,他们怕以后工厂说了不算数,要求实行社会化发放,一时还没有协调好,几百名退休工人就到厂里来闹;再如,工厂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在改制前也签过。改制后,为了理顺劳动关系,工厂将劳动合同发到职工手上而且内容也和以往的差不多,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就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新合同,对新合同说三道四,加之有些个人利益在改革中受到冲击的人在幕后挑拨扇动,最后还出现了后道工序几百人罢工的问题,有的人直接对邵伙军同志个人进行人身攻击。在这些问题面前,他始终坚信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哲理,坚持忍辱负重,不回避、不退缩,而是直面职工群众做工作,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三、改革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
“检验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要看企业的生产力发展了没有,经济效益提高了没有,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没有,员工工资收入增长了没有”。这是他评判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在2000年底邵伙军同志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关于九江玻璃纤维厂改制情况时说:“九玻厂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如果再不改制,结果只能是国家多一堆死资产,银行多一笔死债务,九江多一支上访队伍,社会多一份不安定的因素”。实际情况也确实是如此,如果不是及时抓住改革的机遇,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果断的决策,九江玻璃纤维厂可能是早已关门走人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事迹优秀厂长创业事迹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