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增值税收入15.2亿元,增长17%;营业税收入31.6亿元,增长18.7%;企业所得税收入12.5亿元,增长17%;个人所得税收入4.8亿元,增长17%;契税收入9亿元,增长22.4%;专项收入4.2亿元,增长10.5%。
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4.5亿元,增长5.2%;公共安全支出10亿元,增长8.8%;教育支出9亿元,增长18.6%;科学技术支出3亿元,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亿元,增长30.5%;医疗卫生支出9.3亿元,增长20.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亿元,增长14.2%;农林水事务支出6.5亿元,增长31.7%。
三、完成2009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围绕落实市人大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2009年各级财政部门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支持大项目建设。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关投资大幅增加,要抓住这一契机,与有关部门配合,筛选一批大项目向上申报对接,争取上级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积极落实好配套资金。完善哈尔滨市鼓励招商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项目落地。二是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和园区发展。综合运用新型工业化、财源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支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和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旅游和服务外包业发展壮大。培育对俄出口骨干企业,扶持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加工园区和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和航空汽车产业城等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三是支持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哈尔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哈尔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用于发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继续向民营企业担保中心注入资本金5000万元,增强其贷款担保能力,并建立创新型企业专项担保基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四是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支持向市投资集团、市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注入资金和资产,提高其融资能力,促其争取更多银行贷款或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五是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认真研究推进公益性企业改革的财政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公益性企业改革发展。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扩大试点企业,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支持农村改革发展。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哈尔滨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保证国家和省、市有关财政政策落实。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放大投入规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财政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以奖代补政策。继续化解乡村债务,在解决普九债务的基础上,化解其他教育和公益事业债务。
(三)增加对公共领域的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贯彻《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有关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做好小额贷款担保工作,扩大贷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额度,拓宽财政贴息资金使用渠道,支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等自主创业。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同时,支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扩面工作。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二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落实资金,确保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建设顺利实施。支持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开展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检查和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启动实施第八批中小学“行业规划”改造,全市改造资金由原每年45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加大贫困助学工作力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四是支持城市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纳入储备土地的开发整理、提升土地收益水平以及整合城市空间资源、转让市政设施冠名权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城建资金收入渠道,重点支持轨道交通、城市路网改造、三环西桥、无灯街改造和“干净城市”建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政府报告市政府财务报告范文参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