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推行了党政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我们对乡政府全体干部的公务交通费、接待费、通讯费、差旅费和学习考察费实行了货币化消费,按照职务分工和实际工作量等分类确定到人消费标准,全乡消费总量要求控制在前三年实际消费总量平均值下降20%以上,自2004年6月实施以来,五项费用实际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23.3%。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改进了工作作风。同时,实行了村级零招待制度,取消了各村招待费,实行干部下村票餐票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稳步实施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后,乡领导班子由13人精简到8人,政府机关全体干部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共落实在编在岗人员26人,对三名工勤人员进行了转制,实行了新的用工制度。对原经管站、财政所进行了合并,原14人同比例实行了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共分流8人。对原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文化广播站、环保所、水保站进行了转制,分别成立了5个服务中心,共转换职工身份17人。
三、始终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为全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着力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全乡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我们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大局,在全乡上下进一步破除妨碍发展的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众,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我们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依法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依法保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民主权益,重大决策充分征求人大和政协的意见,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经济建设,积极支持司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不断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四五”普法教育,广大公民遵纪守法意识大大增强,全面推行了村民自治,政务、财务两公开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建立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理顺了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三者的关系,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全乡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了认真贯彻落实,“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使了育龄夫妇生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人口素质稳步提高;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新建了小学教学楼,改善了教学环境,顺利通过了省“普九”验收,完善了教师管理机制,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卫生工作水平逐步提高,修建了发热门诊,公共卫生防御体系逐步完善,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扩大,手机、互联网已进入百姓家庭;科技兴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农村建立了文化科技中心户,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我乡被授予“宜昌市科普进步乡镇”称号。
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和“禽流感”疫情,乡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一手抓疫情防治大事不放松,全乡人民众志成诚,严防死守,乡内没有出现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的阶段性胜利,我乡被评为全县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单位。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四年来,我们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依拓户联责任区,积极开展“治安联防”活动,全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格局。依法严厉打击了“旷野窄门”等非法邪教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治爆缉枪等重点行动,强化了安全生产和交通秩序监管,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从完善机制,加强领导入手,积极稳妥地处理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了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单位“一把手”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了矛盾调处机制和预警机制。对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本地,化解在基层,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几年来,全乡无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榛子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平安乡镇、湖北省文明乡镇、宜昌市文明乡镇,和平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宜昌市文明村,青龙村被评为宜昌市安全文明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述职报告班子集体述职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