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推行党内案件审理助辩制的实践与思考(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推行助辩制的前瞻思考
思考之一:关于助辩人专业队伍的问题。纵观全市实施助辩的187件案件,助辩的效果总体上是好的,但差异也是明显的,其根本取决于助辩人自身素质的高低。助辩人的法纪理论水平高则助辩的“辩护性”“维权性”强、效果较好。因此,如何逐步形成一支规范化的助辩人专业队伍,是党内案件审理助辩制的生命力和长效化的关键。构建助辩人专业队伍的方式有三种选择:其一,社会化运作模式。由纪检机关制订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符合条件的党员自愿报名,党内专门机构组织政审、考核,发放执业资格证书,同时引入相应的利益机制;然而这种模式目前因助辩报酬问题尚无依据加以解决,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加以试点和探索。其二,行政化运作模式。由各级党委推荐合适人选,先培训,后上岗,形成一支兼职助辩人队伍,供违纪党员需要助辩时从中聘请。其三,协会化运作模式。在现阶段,我们正考虑由纪检机关提供一定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组织退居二线的审理干部、司法干部等通晓法纪党纪的老同志,成立一个党纪案件助辩咨询协会(或援助中心),由他们向违纪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并帮助介绍或担任助辩人。这些同志一般政治素质较高,有工作经验,不计个人报酬,可以在普通党员群众中发挥特有的作用,协助做好犯错误人的思想工作。
思考之二:证据向助辩人公开的程度问题。定案的证据能否对助辩人全部公开,这是审理助辩工作中的最大难点。对此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不“突破”条规说。有条件地拓展助辩人的知情权,这是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中央纪委《关于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中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具体规定》提出:“证人作证后,党组织应为其保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要切实保障检举人、证明人的权利,检举材料和证人证言,不能给犯错误的人看。”虽然助辩人与犯错误的人有根本区别,但是,在目前有关助辩人的纪律、保密要求尚无相应规范约束的情况下,一旦检举材料或证人证言透露出去,就有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也会给今后调查其他案件的取证工作带来困难。因此,检举人和证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必须得到保护,对检举材料和证人证言,助辩人不能直接看材料,更不能摘录证据,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隐去证明人,采取适当宣读证据的方式,使助辩人了解需要了解的情况。对一些案情简单,不涉及他人他事,且不讲也明白证据出自何处,出证人又不反对公开的,也可以出示或者宣读。对案件证据中涉及其他人、其他事的,则必须明确不能公开。实践中,盐城市纪委正是采用此说观点。二是比照律师参与辩护说。在我国民主化进程中,以党内民主促进和推动人民民主,同时在有些方面,党内民主的发展也要借鉴社会民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基本经验。司法上,律师参与辩护享有调阅全部案卷的权力。党内案件助辩中,助辩人在不能充分了解案情和证据的情况下,助辩的效果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因此,要想使助辩制度不流于形式,就应参照《律师法》出台相应的明确党内案件助辩人身份、标准、职责、义务等项要求的《党内违纪案件助辩人条例(或规定)》,在严格准入、明确违纪处罚办法的基础上,像律师参与辩护一样,允许助辩人查看全部证据材料。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代表了在未来纪律检查工作中拓展党内民主的努力方向,但目前这方面的探索必须等待相关党内法规的修订和出台,以拓宽审理助辩工作实践的探索空间。
思考之三:助辩意见未被审理部门采纳,而当事人又不服的,可否开辟一个“上诉”渠道的问题。虽经助辩,党员对审理部门认定的错误事实、性质仍有异议的,过去只有等处分决定下达后进入“申诉”程序,上级纪委才能受理,如果此时违纪党员的权益受到了侵害,那么申诉复查只能成为一个补救措施。党章第四条关于党员权利的第八项规定:党员可“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违纪党员有权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级纪委反映,请求主持公道。因此,有必要拓宽违纪党员向上级纪委表达诉求的渠道,设计一个“上诉”的可选择程序,及时避免下级纪委审理人员受地域环境、领导关系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侵害违纪党员的权利。对违纪党员的不服“上诉”也可以参照司法上的做法,规定一个时限,这样,根据党章第四十五条:“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赋予的权力,上级纪委发挥审理部门指导、协调的职能,在权限范围内,对下级纪委可能发生的错案采用协审意见的形式予以提醒和纠正,以保障违纪党员的权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某市推行党内案件审理助辩制的实践与思考(4)在线全文阅读。
某市推行党内案件审理助辩制的实践与思考(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