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工作不够深入。主要表观为“四多四少”:在机关城区多,下村到街少;迎来送往多,调查研究少;掌握上情多,了解下情少;做表面文章多,讲究实效少。
上述存在的问题,尽管只是少数和个别现象,有的还只是苗头,但如果不警惕、不重视,任其蔓延,终将损害党和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到地方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一是有些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二是当今社会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人们的思想冲击很大;三是一些制度和机制的可操作性、激励性不强,在督察落实上不到位。
二、建议和对策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转变作风的过程应该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和良好载体。根据广水这些年了实践和乡镇办事处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切实转变乡镇办事处机关工作作风,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三个机制,完善优良作风促成体系
1、培训教育机制。建立“四个一”制度,即每周一次自我学习教育、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一次测验考试、每年一次封闭培训。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增长才干,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2、公开机制:对各部门的财务实行代管,对工程进行招投标制度,打造阳光政务。
3、监督惩处机制:一是述职、评议制度:对部门负责人每年一次向农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部门工作情况、个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廉洁勤政情况的述职,评议结果与评优和年终奖金工资挂钩。二是谈话诫勉制度:对态度消极,履责乏力,工作失职,违反纪律,造成不良影响,但又构不成党纪处分,给予诫勉,并在进行通报。诫勉诫勉对象应在5日内写出整改措施。诫勉期满后,经考察,问题已经改正的,解除诫勉。
(二)实施三项制度,构建促进作风转变的新载体
1、驻村员制度。全市管理区撤消后,基层力量薄弱.按照“重心下移、沉到一线、服务群众”的思路,本着“人员不减增效能、机构不变换角色”的原则,应从机关干部中选拔了责任强、素质好、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到各村担任驻村员,双岗双责,精镇壮村。驻村员定位于“五员”:一是传达员。把上级的政策和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的决定决议及时传达贯彻到所驻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二是指导员。指导驻村“两委”科学地制定本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措施,依法民主科学地决定重要事项;三是办事员。根据群众需要代为办理手续、证件等服务;四是督查员。督促和检查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以及村庄做出的决定决议、部署安排的贯彻执行;五是报告员。经常深入到驻村党员群众中,听取呼声要求,解答疑难困惑,征求意见建议,并及时报告。准确的定位,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措施,使“驻村员”制度表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打开群众“心锁”、开启基层难题的“金钥匙”。
2、服务代理制:把人员和力量向农村一线延伸,乡镇办事处设代理服务中心,在村里和街道设代理服务点。通过服务代理实现“三变、两提、一为”。“三变”:就是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暗里办为明里办。“两提”就是行政提速、干部素质提高。“一为”就是为民。实施代理服务很好地解决了群众办事难,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干群关系
3、工作分线制。机关作风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落实来体现。在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的基础上,各工作线制定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完成时限、推进措施,并做好内部分工,分解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到人,扎口负责。实行周调度、月总结,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并通过每周工作安排、每日碰头会及时了解各条工作线、每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关于加强乡镇办事处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