⒋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经过近二年的尝试,,各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优质、方便的廉价服务,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拍手称赞,很多人对“中心”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准则、指导就医、指导用药的满意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经济效益。自社区卫生服务推广以来,不少中心经济效益逐月上升,甚至有部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心开始扭亏为盈。如福全镇卫生院原来度日如年,连工资都发不出。通过改造,如今门诊病人多了两倍,住院病人更是从无到有,大幅度攀升,仅5月份中心迁址以来,已接纳住院病人160多人,业务收入较以往增长两倍。据中心负责人预测,按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出三年,中心就可以还清400多万元的债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未久,尚处于改革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资金短缺亟待解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尽管中央已经明确了对社区卫生服务定额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有关政策,但是资金缺乏仍困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调查中发现,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据了解,2002年我县对卫生医疗事业方面的财政拨款仅为1765.7万元,2003年的预算则为1823万元,并且这一有限的资金还往往大部分投入到大中型医院建设上,忽视了对社区服务的必要投资。②社会资金投入不够。从我县农村社区服务的定位来看,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盈利的空间相较小。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又缺乏对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从而导致了社会资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的投入相当之少,这是造成目前社区卫生投资主体十分单一的又一重要原因。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短期化行为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利润分配上用于事业发展、更新设备的专用基金严重不足。
⒉人才素质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全县976名名社区医务工作者,从职称来看,高级仅占2.06%,中级占9.5%,初级则占88.44% ;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占27.4%,中专或高中占72.6%,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
⒊山区与平原之间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县虽位列全国十大财神县,年财政收入近30亿元,但由于镇街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各中心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山区网点医疗设备欠缺,人才难招现象较为严重。以南部山区稽东镇和平原水乡齐贤镇为例(具体数据见下表):
稽东、齐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对照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稽东、齐贤两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尤以大型医疗仪器与医务人员素质构成方面最为悬殊。从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目标来看,经济薄弱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⒋对外来人口卫生服务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来绍打工人员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外来人口数量已达到14、34万人,几乎占全县人口数的20%。而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县“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主要对象是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卫生服务仅限于治疗和儿童免费预防接种等少数几项,而对其进行健康登记,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的措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口数量较多,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全县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化网络,也无疑中增添了对外来人口提供卫生服务的难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绍兴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