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针对企业流动党员逐年增多的趋势,今年8月,厂党委完善修订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采取四项措施以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一是签订协议管理。党支部与被派遣到外地的流动党员签订协议书,双方根据协议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共同遵守。二是整个党支部长期在外办公的,加强支部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向厂党委汇报支部党员工作、学习、思想状况。三是专人联系管理。有关党支部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及时向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一次连续外出时间超半年的流动党员,每半年要主动交一份书面思想汇报给专人联系人。四是实行“持证”管理。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党员由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为其转移正式或临时组织关系或开具党员证明信,参加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的活动。
3、要改进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在形式上,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做到灵活多样;在时间上,坚持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内容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中的作用。
4、强化党员分类管理,丰富管理方法,提高党员管理水平。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各基层党支部能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企业党员岗位分工、技术专长、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分类指导。要积极引导党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
5、加强监督考核,完善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不断丰富考核的方式方法,推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示制度,把党员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民主评议的透明度,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逐步完善党员发挥作用的评价标准。
6、严把入口,疏通出口,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员发挥作用的合力。必须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既要积极拓宽渠道,广泛慎重推优。注重从优秀团员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中挑选入党积极分子。与此同时,疏通出口,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要进一步明确不合格党员的标准,研究确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坚决把那些思想上已经退党、不符合党员标准、不愿意发挥模范作用的人“请出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厂党员队伍状况分析调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