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案研发
鉴于以上的种种情况,公司可谓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然在经济大势面前,邵纺公司也并没有一蹶不振,继续走下坡路,而是在世纪相交之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正是由于这一明智的抉择让邵纺公司重新焕发出了活力,使其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现出了新的生机,下面我简要地说明一下他们的改革情况:
(一).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其一是实行分配制度彻底改革,对科技开发人员实行工资与个人绩效紧密挂钩的分配制度,对有定额生产工人实行工资与个人工时紧密挂钩的分配制度,员工的贡献大小直接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其二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机制,能者上、平者下、庸者下,实行末位淘汰制。在竞争中产生人才,人才在竞争中得到检验。其三在住房等福利待遇上向优秀员工倾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拨专款为产品开发人员建造科技住宅楼、为优秀员工解决家庭困难等,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工作氛围。其四为公司员工提供进修、学习、考察、交流等机会。如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的培训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开拓员工视野。其五采取双轨晋升机制。为优秀技术员工评聘技师、助理技师等职称,为各类专业人员提供评聘职称的条件,选拔优秀员工到中层管理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同时公司党委借企业由工厂制改为公司制的大好时机,认真总结建厂30多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传统经验,按照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重新打造现代企业文化,并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框架,这对提高公司内部的亲和力、凝聚力,充分发扬员工主人翁精神和协作精神,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将注重产品作为公司的第一要务,重新把持了公司的大局。公司高层将产品作为公司的主导,把与其有关的一系列环节的职能都大大加强。首先成立技术中心,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已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此项职能由总工程师直接负责,总工程师将各类产品独立研发,同时又组织各产品组相互学习交流,使得产品的研发速度明显提高,这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策略。其次是按照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于2001年7月经北京正天德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原8·1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审核评定,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并于2003年5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复评。这样将一线工人的操作全部程序化,规范化,让工人们按照绝对的标准操作。这与以前全凭经验做事的时代相比,产品的质量就更有了保证,同时让责任更加明确。此外,还规定凡是在关键职位的一线职工,必须全凭上岗证上岗,并且每年对其进行评估,这就使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了保证。
(三).完善组织制度,加强监督职能。针对邵纺公司一度出现的生产混乱,公司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作为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这些制度非常的具体,细化到员工每做一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员工不得不遵守这一准则。从而大大的规范了生产秩序,保证了劳动纪律,为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企业加强了中层的监督职能,如设经济运行部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又与审计监察部相互制约,因而让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规范化,透明化,这在无形中也为企业节约了一大笔成本。在质量监督方面由总工程师直接对质量进行进行监管,有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一票否决的权利。但总公司与各位厂长在每周二会定期沟通,这对于缓和两者的矛盾会有很大作用。由此可知,邵纺公司在处理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横向约束时的思想是非常实在的,这就为各部门的长期合作制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实行了优化资产的再配置,精简机构,明责,明职规范个部门。邵纺公司是根据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集约化经营,国际化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经资产重组后,整合XX第二纺织机械厂的优良资产组建的。这一措施为邵纺公司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公司以此为契机,对其机构和人员进行大刀阔斧的精简。就以劳动人事部为例,由过去的24人人裁减到现在的7人。这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做到人尽其才,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此外对一些次要的组织机构进行合并,这样使得各部门的权责进一步明了,杜绝了遇事不知找何人的情况。同时对后勤部、幼儿园等实行承包制,让起自负盈亏,其储运公司也进行了大幅度裁减,改从外部租车。这样使企业的的负担大大的减轻,也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关键领域,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关于XX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运行的调查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