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尽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行政监管、行政执法队伍和检测、监测机构。国务院和省政府在《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建立节能监察、检测机构,并把机构建设与资金支持作为节能指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节能法》是从法律上规范节能行为的有力保障。我市应尽快成立节能监察和检测机构,改变目前我市无节能监察和检测机构的现状,加强我市的节能监察和检测工作,确保完成后三年单位GDP能耗的目标任务。
4、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和奖励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是政府引导企业搞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市、县两极财政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示范工程和被国家列入资金支持的项目、高效节能产品和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管理及能力建设,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作为考核百分制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预算要设立独立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科目,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5、建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市政府尽快出台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按照国家新开工项目六个前置条件要求,凡是新上的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进行节能减排评估和审查,把节能减排评估审查作为项目核准、审批、备案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对未能通过节能和评估审查的项目不受理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申请,从项目源头严格把好能源消耗关。要加快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程,大力推进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加大结构性减排力度。
6、要制定建筑节能计划,发挥政府带头作用,杜绝规避监管行为,大力推进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全市95%以上既有建筑属高耗能建筑,各级政府要认真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规划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大力推动全市的节能建筑改造工作,实现建筑领域节能降耗。政府及其部门应率先对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建设的既有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所属产权的现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杜绝建筑节能“监管盲区”,确保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市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关于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