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村干部学习培训少,个别素质较差。近年来,县里在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费保证,村干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培训的机会少,影响了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个别村干部素质较差,私心严重,只讲报酬,不讲奉献,不能做到廉政为民,不能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本来就紧张的村级经费更显捉襟见肘。
三、建议和对策
解决由于村级经费严重不足,部分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推行“联村自治”,提高村级组织管理水平。因地制宜,以强弱联合、大小联合、小小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联村,积极推行“联村自治”新模式。“联村自治”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创造性实践。我县试点经验表明,实行“联村自治”有利于整合各村资源优势,统筹农村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观念更新,加快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步伐;有利于发挥能人带动作用,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2、严格控制职数,健全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在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基础上,实行“联村自治”,使村干部职数只能减不能增,以压缩工资性支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实行民主理财,村务公开,鼓励监督,堵塞各种财务支出漏洞,严格控制村级支出。
3、严禁“三乱”行为,切实减轻村级负担。严令禁止面向村级的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取消一切专门面向村集体和农民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集资项目;严禁在农村开展要村集体和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和创建活动;兴办农村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应坚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实行村级报刊订阅费用限额管理,严禁向村级摊订报刊,少给村级添麻烦。
4、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农村债务问题。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村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村级组织运转的必要经费。特别是针对一些债务沉重的村庄,各级各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解决拖欠的债务问题,以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村级出现新的债务。
5、实行激励政策,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县乡应全力支持村干部开展工作,指导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在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向村干部倾斜,鼓励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那些勤政为民、任劳任怨、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干部,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大张旗鼓地表彰,要让村干部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照顾,社会上有威信,感到有干头、有靠头、有奔头。
6、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村级干部素质。从党费和财政收入中挤出部分经费,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方面,以提高村干部“双带”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努力把村干部培养成为富一方群众、安一方百姓的“领头雁”。另一方面,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教育村干部不仅讲个人报酬,更要讲对集体奉献;不仅看眼前困难,更要看长远发展;不仅顾小家,更要顾大家,做一个站得正、行得端,对人民有作为、有贡献的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新形势下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问题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